美丽乡村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实践,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平台。也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举措。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路径,是扩大投资和农村内需的战略之举。要把美丽乡村建设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来审视,放在“决胜十三五”、打好翻身仗的大格局中来谋划,就要不断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上新水平。

建设美丽乡村不仅仅是农村居民的需要,也是城市居民的需要。农村所有问题,包括生态问题、环境问题、文化问题,影响的绝不仅仅是农村人口的生产生活问题,实际上从各方面影响到城市产业发展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比如,水土流失问题,土壤污染问题,沙尘暴问题,水的污染问题等等,都直接通过大气或者食品等等影响到城市居民。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环境问题成为了我们心头难以放下的牵挂。农村生态环境,让人忧心,水体污染,白色污染弥漫了大山小村;农村人文环境,让人忧心,聚众赌博,教育缺失散漫了乡村角落;农村经济环境,让人忧心,贫困复贫,产业无助弥漫了每个村落。“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改善农村环境之策已不能再迟到。我们不能忍受问题已经上路,而对策还在穿鞋准备出 发。

美丽乡村建设,是顺应农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待。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群众对完善的公共设施、整洁的生活环境、便捷的出行条件、高标准的生活质量,都有着强烈的追求。农民是村庄的主人,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参与者、受益者。美丽乡村建设是农村面貌的改造提升。它在改变农村面貌的同时,使老百姓的人文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美了,人富了,村民的精神面貌也就随之而得到了改善。所以,美丽乡村建设,是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是一项名副其实的惠民工程,其意义非常重大。

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要学习大会精神,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