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若沒有一套法律法規來規範它,則必亂;一家公司,若缺少應有的規定,則不穩;一個人,若沒有自己的行爲準則,則難以成事。“無規矩不成方圓”,合理的規範自己非但不會束縛自己的發展,反而會起到助推作用。春秋時期的孔子也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修身是後面的基礎。

寧靜、節儉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諸葛亮《誡子書》

諸葛亮在《誡子書》中告誡自己的兒子諸葛瞻,要以寧靜來修身,要以節儉來養德。

1. 寧靜

爲什麼寧靜如此重要?

首先,閱讀前人的經驗總結對於後人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而閱讀必須要保持一種很寧靜的狀態,浮躁是讀書人的敵人。其次,陶冶情操,琴棋書畫,各種藝術作品,若非保持寧靜的心態,很難體會其藝術之美。最後,在我們思考問題時,寧靜可幫助我們變得更加專注,更加冷靜客觀地分析和解決問題。

2. 節儉

爲什麼一定要節儉?

第一,不懂節儉的人必然不懂珍惜,更不會珍視眼前所擁有的;第二,極簡主義所崇尚的正是斷舍離,即將對自己沒用的東西拒之門外,這會讓自己有更多的注意力來思考自己真正需要的,因此節儉符合極簡主義作風;第三,在我們的印象中,那些崇高偉大的人物,不總是很節儉嗎?他們對物質的需求並沒有那麼高,而是恰到好處,奢靡會毀了一個人,而節儉或許能拯救一個人。

自然

這裏所說的自然並非大自然,而是保持一種很順暢、放鬆的狀態,順其自然。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有些事可以改變而有些事則不能,對能改變的事,把它改變爲自己喜歡的樣子,對不能改變的事,接受它吧,不用自怨自艾,因爲這很自然。同時,自然也是一種很高明的養生智慧,一個總是執着於一些難以改變的事情如家庭出身不好、長相太醜、身高太矮或太高等,必然鬱結於胸,成爲內心的一塊心病,而聰明人不會執着於此,因爲他知道毫無意義,不如多幹點有意義的事,它對生活的樂趣有幫助,心情舒暢自然了,身體也會更加健康。

老子的所講的“道”也正是要求人們要順其自然、順勢而爲。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時常感到緊張,實際上就是覺得不自然、很彆扭。在被生活所傷害後,糾結於此,從此悶悶不樂,這何嘗不是不符合自然的表現呢?

克己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源於韓國的跆拳道的精神“禮義廉恥、忍耐克己、百折不屈”,其中就包括了忍耐克己。孔子也說“克己復禮爲仁”。佛家信徒追求的“苦修”。軍隊的訓練永遠是“紀律+嚴格訓練”。

有人說:“世界上唯一需要打敗的,是自己。”想想也是,很多時候,是我們對自己太寵溺放縱了,導致自己成不了才,做不成事。 剋制不住自己的心魔,就會被它吞滅,爲慾望所驅使,成爲慾望的奴僕。

自強之路,克己忍耐焉能缺席?社會總會對你施加壓力,同時這個花花世界裏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誘惑,面對這雙重挑戰,還是對自己要求嚴一點吧。特別喜歡一句話:“對自己要求越高,正是對自己充滿信心的表現”。克己體現在自律上,日常生活中,可以適當放鬆,但不能越界,凡事都應有度

【注】本文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