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天天长大,总有一天要离开爸爸妈妈的怀抱去迎接他自己的生活,为了他在那一天能够更加自由地翱翔,爸爸妈妈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独立性的培养看起来是个很大的话题,但其实它恰恰是可以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开始的,从最简单的自己吃饭、穿衣,到自己去上学、社交,孩子的生活技能不断增强,独立性也就在不断增强。

教孩子学会独处

孩子的成长不仅需要陪伴,也需要学会独处。孩子的独自玩耍、独自探索,更加能够提升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所以,家长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有意识地给孩子创造独处的机会,比如让孩子自己看会儿书、画一幅画、完成一个拼图等等,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玩耍的乐趣。

教孩子学会时间管理

如果家长每天都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从不跟孩子讨论关于时间规划的问题,那孩子自然就不会去对时间进行规划和安排,不会去思考这样的问题。时间管理是非常需要独立性的,家长可以安排出一些时间,让孩子自己来规划:想做什么?需要事先准备什么?需要多久能完成?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可以让孩子对时间的概念更明确,对事物发展过程和因果关系也建立起概念。自我安排、时间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会促进孩子独立性的良好发展。

教孩子学会独立思考

就如同不要事事都代替孩子做了,而让孩子没有尝试的机会一样,思考方面也是如此,家长不要全部都为孩子做好决定、想好办法,而是应该为孩子创造更多的思考机会,慢慢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家长可以多问孩子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比如给孩子讲故事时,当故事中的主人公遇到了困难,可以先不接着往下讲,先让孩子想想他觉得都有哪些办法可以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孩子的思维会越来越活跃,乐于去自己进行思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