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家长说,虽然也知道给孩子玩手机不好,但是有时候孩子太闹了,或是自己太累了,只有玩手机才能让孩子安静会儿,也好让自己也轻省一下。所以,不管是为了求清净而用手机“带娃”,还是因为孩子闹着玩手机而妥协,总之,现在孩子沉迷于手机的情况是越来越多了。

孩子玩起手机来虽然看起来是不吵闹了,在专心地玩耍,但这种对手机的专注是一种被动的专注,是在单方面吸取电子产品给予的信息,却缺乏对外界的感知和主动思考,所以这并不是我们希望培养孩子拥有的真正的专注力。一旦孩子习惯了这种被动的专注,那么需要思考的主动专注力就很难运作。

如果孩子闹着非要玩手机,家长应该怎么应对呢?

限制

对玩手机的时间做出限制

有专家科普说,孩子看20分钟手机对视力调节的影响相当于看3-4小时的电视,可见玩手机对孩子健康的不利影响。所以如果给孩子玩手机,必须严格限制时间。对此,有专家是这样建议的:

0-2岁的孩子不接触手机等电子产品。

2-6岁的孩子少接触,可以以15分钟为一个时间段,一天2-3次。

6-9岁的孩子可以稍多一些,每天控制在2个小时以内。

这个建议并非绝对,但一次使用15分钟,每天分几次使用,是国内外专家比较公认的一种方式。

约定

玩手机必须遵守约定

对于沉迷玩手机的孩子,家长应该专门制定一份手机使用规定,明确提出孩子必须遵守的要求,且规定越具体越好。比如,要求孩子每天玩手机不能超过半个小时、睡觉前一个小时不能玩手机、如果今天不玩手机就可以多奖励一个睡前故事等等,不但要有关于玩手机的限制,最好还有关于不玩手机的奖励,给孩子控制玩手机的动力。

兴趣

给孩子创造更多兴趣点

孩子沉迷于玩手机,也有缺乏其他兴趣点来吸引注意力的原因在里面。因此,家长可以通过带孩子做游戏、阅读、外出游玩等活动安排,把孩子的注意力从手机上转移到其他有趣的活动中,这样孩子对手机的兴趣也就随之而下降了。

现如今,手机等电子产品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让孩子完全与之隔离可能真的很难,但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还是必须为孩子把好关,做出正确的引导,千万不能听之任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