祕魯南方的納斯卡沙漠上,地表滿布縱橫交錯的溝槽,從上空俯瞰,才能看出線條組成巨大圖形,描繪出蜘蛛、猴子、蜂鳥和殺人鯨,其餘則是綿延數里的直線,這些納斯卡線(Nazca Lines)擁有2千年歷史,總數至今還無法確定。

自1939年考古學家發現,納斯卡線的來由衆說紛紜,有些人認爲圖騰用來指引外星太空飛船起降地球,目前考古學家依據考古證據認爲,納斯卡線與納斯卡人的人頭獻祭有關,而這一切都是爲了祈求老天下雨,讓當地人能生產足夠糧食繼續生存。

‧納斯卡線

科學家推估納斯卡人是將木樁綁上棉線,藉以標出圖案輪廓,再移走深色石頭,露出淺測地面,靠着沙漠的乾旱氣候,加上該區人跡罕至,地畫才得以保存千年。

‧人頭獻祭

考古學家在2004年,發現納斯卡古墓內有具採坐姿的無頭人骨,另一墓室則塞滿頭顱,學者相信當時爲了祈求降雨、物產豐饒,納斯卡人會舉行人頭獻祭儀式。這些頭顱都有被加工過,眉心之間全都有個洞。

儘管不斷向神靈獻祭,納斯卡社會依舊在公元700年滅亡,文化消失在世界上,唯一留存的就是沙漠裏的各種巨圖。這些巨圖在1994年列入世界遺產,留給世人無限遐想。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