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教育基礎設施發展日新月異。 林木陽 攝

海濱鄒魯之鄉,聲名文物之邦。翔安位處廈門東部,人文底蘊厚重,文化傳承久遠,保留着淳樸的閩南風俗人情。如今,翔安不僅傳承了古樸的韻味,更展現出現代化城區的勃勃生機,其正着力升級完善教育資源,致力於打造廈門東部教育新高地。

隨着衆多名校及國內教育“大咖”的進駐,將推動翔安教育事業再上新臺階,爲翔安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新城區,提供更優質、更均衡的基礎教育公共配套。

千年人文沉澱 民俗文化資源豐富

翔安區雖是廈門最年輕的行政區,卻已有千年的人文沉澱。早在公元282年,翔安便已開始行政建制,至今已有1737年。其原屬同安縣翔風裏和民安裏,古時便爲東南望郡、歷史名邑。

具有千年古韻的翔安,現存拍胸舞、宋江陣、車鼓弄、南音等民俗文化資源。翔安歷史古蹟衆多,名人故居各具風采,還有宋江陣、閩南童謠、新圩嫂合唱團等響噹噹的“翔安品牌”。

自古以來,“閩南四大古鎮”之一的馬巷鎮就是“車輪滾滾,紙字千萬捆”的商業重鎮。翔安澳頭村曾經是閩南著名的古渡口,我國第一艘直通新加坡的貨船和新加坡開埠的第一艘商船,便是澳頭人於1821年駕船從廈門港直達新加坡。至今,翔安許多村莊仍保留着宏偉氣派、中西結合的“華僑厝”。另外,翔安還是重要僑鄉和臺胞祖籍地。

全力補教育短板 頻出大招升級教育資源

曾經,翔安由於歷史原因造成基礎教育薄弱,是廈門基礎教育的最大短板。近年來,翔安新一屆區委、區政府積極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主動求變,推動教育破難題、補短板。

補短板教育項目方面,翔安區的項目在全市最多。今年該區補短板教育及爲民辦實事項目共有36個,總投資超13億元。其中,計劃今年新開工14個項目、竣工15個項目、續建7個項目,計劃完成年度投資5.28億元。

在提升教育質量創舉方面,翔安區也是全市最多的。例如,該區率先在全省成立首個區級公益性教育集團——翔安教育集團,率先在全省建立首個區級教育公募基金,率先在全省實現“班班通”全覆蓋。

另外,翔安區在出臺教育扶持政策方面也是全市最多的。

名校雲集 共同助力翔安教育發展

如今,翔安區可謂名校雲集。在翔安南部新城,廈門實驗小學翔安校區、雙十中學翔安校區初中部正在建設中,預計將於2021年交付使用,而科技中學翔安校區已於去年9月正式開辦。此外,翔安區在合作辦學方面力度全市最大。

(廈門晚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