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人民论坛网

“欲事立,须是心立”。理论战场不是“走秀场”,而是一场软实战的较量。实践证明,用党的新时代理论武装头脑,已成为触及心灵的“思想之钙”、响鼓重锤的“党性检验”、铭心刻骨的“政治洗礼”,基于此而言,我们更该熟知牢记初心使命不是“口号到”“包装到”,而是由表及里的理论灌输、问题警醒、党性锤炼等诸多方式去影响人、感化人,从而实现理论武装成果装进人民群众“心坎”里。

理论“武装”不“包装”,因地制宜“规范做”。作为基层一线的人民公仆,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是党员干部的“底线要求”,也是实现党的新时代理论武装全覆盖,满足基层的党员群众接收到最快速的党建理论,畅通老百姓对于党和政府,尤其是街道、村(社区)最真实的意见,最迫切的需求。由此而言,基层理论武装要想深入人心,必然要摒弃看似“高大上”的理论“包装”,换个“简单包装”赋予“迎合新需求”的“功能”。除了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章、党规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内容“规定动作”外,因地制宜推出院坝课堂、田间课堂及丰富微党校等“自选动作”,利用“党员大课堂”,推行现场学习+网络学习+党性锻炼课,使理论学习融入实践,与基层现存的“盲点”“痛点”相对应能,有效解决因村(社区)老党员年龄大、居住分散、腿脚不方便及年轻党员工作繁忙、在家时间少问题,确保往基层输送新鲜的“理论血液”的同时解决掉种种难题。

理论“武装”不“包装”,以点带面 “率先做”。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及其常态化制度化,到今天如火如荼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四场主题教育就是一场自我革新的“接力跑”。新时代党的理论武装成为激发全体党员干部群众的干事创业的动力泉源,以点带面,坚持“贴近工作、贴近实际、贴近需求”的原则,打破以往党课教育“灌输”“一言多听”的形式,打破职务、岗位、学历、资历等限制,在切合个人成长经历、学习体会思考和身边人身边事中,建立起社贤乡贤、老干部、老党员等身边教育资源库,既凸显党员先进性又让理论武装入心,增添党课的趣味性和现场感。然则,徒有其表,走秀场上华丽的“面子”,定然立不起全身心投入到国家的建设洪流之中殷实“里子”。

理论“武装”不“包装”,服务民生“专心做”。恰如《汉书·晁错传》中所述:“亲疏皆危,外内咸怨,离散逋逃,人有走心”,目前的基层理论武装有着推进拖、走深难、落地慢等问题。追究根源,正是部分干部学习仅仅停留在文件、口头,而拍照留痕的形式“老路”,理论学习一窝蜂、一阵风等问题依然存在。理论武装成为装点门面、“包装”自己的手段,甚至热衷于沽名钓誉,而不是用理论武装头脑、用掌握的实情来指导工作实践,从而导致个人的理论学习脱离服务基层民生。基层工作无小事,新时代理论武装工作需要党的干部们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紧抓态势,用群众满意检验自我工作成效,专心做服务基层的 “贴心人”,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为民办实事、谋幸福,并将此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而迸发出思想与行动结合的强大武装力量,切实保证理论武装工作的轴心所向始终为民,根本目标始终为民。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新时代理论武装要走深、走实、走心,就要深刻理解“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这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由学入思,由思导行,“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撕开华丽的外包装,把理论武装装进“心坎”里,在践行知行合一上真“走心”,让每一次学习都能够有所得、有所悟,有所用,才是真正把武装理论“必修课”推向纵深。谨记,干部理论学习不“走心”,理论哪里能“进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