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的西安总是雨蒙蒙的,街道两旁的法国梧桐在夏夜里肆意伸展着枝叶;蝉鸣和着被霓虹灯折射成的彩色夜空,交织成一幅只属于旅游胜地古都西安的唯美画面。在这里,有数不尽的美食,走不完的古迹风光,更有品不完的文化底蕴。去过这座城市的人都知道,它会给你留下怎样的回忆。

西安在古时又称长安,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翻开西安的历史图卷,追溯历朝历代在此建都的文化之旅,跨度几千年的岁月长河里,它见证了13个王朝的兴盛衰竭。进入21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方针由沿海城市转向内陆地区,西安作为中国西南腹地的重镇,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在最新提出的一带一路对外经贸政策规划中,西安被选为核心起点城市。未来,西安的文旅产业也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在梁实秋的《雅舍谈吃》中,很多人认识了老北京,并从吃这一独特的角度更系统、更全面地对“地道的北京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相信那些从未涉足京城的人,通过吃这一视角,会对北京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样,素有美食之都的西安,也有着自己丰富的饮食文化。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与之应运而生的还有上千年历史的饮食文化,民以食为天不仅仅是一句略显质朴的谚语,更是中华民族对饮食之道的理解与诠释。

谈及西安的美食,很多人首先会想到闻名全国的牛羊肉泡馍以及肉夹馍。于老陕人而言,真正的地区美食,隐匿于名不见经传的大街小巷。但毋庸置疑,是这几种独具特色的美食将西安的文化与旅游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想必人们旅行的目的,抛开遍览名胜古迹、山川美景不谈,唯一的兴趣点就是在地区特色美食上。所以,旅游业与文创美食的关系,可谓共生共衍,二者缺一不可。

互联网时代,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很多热点信息会在短时间内呈现爆炸式的矩阵传播。目前中国的旅游生力军逐渐减龄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用旅行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庞大的人群里,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网络用户更是占据主导地位。早在2018年,在抖音平台上,以“摔碗酒”、“毛笔酥”等新晋网红饮食开始登上旅游业文创舞台。基于抖音平台上亿的用户量,越来越多的旅行者通过抖音的曝光,而纷纷从全国各地来到西安打卡。随着古都西安的热度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新媒体、自媒体也加入其中。一场关乎饮食的文创之旅就此展开。

其实,美食只是文化的一部分,它代表的只是古都西安的一个文化缩影。正如陕西知名作家路遥先生曾在文章中谈到:“在写作的疲乏之际,身体和精神都已被倦意消磨的失去了耐性,此时最好的恢复方法便是寻一处城墙根儿的泡馍店;用手一点点撕开馍馍,最后在热气腾腾的汤汁中将流失的才思灵感慢慢找回..”后来他对为什么只钟爱于城墙下的泡馍店做出了解释,因为那一面面墙,一块块砖瓦,都是文化和历史啊,只有贴近它们,才是对历史最大的敬畏。所以,聊完美食,接下来就然我们走进那些承载西安历史的古迹建筑。

在古都西安,人们首先会想到秦始皇陵兵马俑,它与长城同为中国的八大奇迹之一。其次便是唐朝的大雁塔,它是专为玄奘法师存放经书的地方。其他的还有我们耳熟能详的明城墙、钟鼓楼、骊山、华清池等等。每一处的古迹景点都对应着相应的朝代和那一时期的历史文化。近年来,很多知名的旅游城市都打出文化名城的口号,其实在去旅行消费化标签的过程中,文化才是提升竞争力的核心。越来越多的人由经济型旅游、消费型旅游开始转向文化型旅游。人们旅行观念的转变,也将推动旅游城市的革新与改变。

你喜欢的那个城市,究其本源到底是什么在吸引着那你呢?印象中的西安四季似乎并不是那么分明,一年的时光里,你感受到最多的也许是春秋的翠绿与金黄,还有盛夏的炎炎阳光。心里面那个最钟意的城市,更像是生命里的一个朋友,有趣又有内涵,正是这份别具一格的魅力,才深深吸引着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