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在南江乡愁文化学院学习

A保护

文化品牌立起来

米仓道从北到南纵贯南江全境,目前已发现米仓道上的题刻、碑记、关隘、集镇、村寨、摩崖造像等历史文物30000余件(处)。

南江是一片红色土地。全县现存红军石刻标语67处(幅)、革命遗址和文物182处(件),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国家二级文物3件、国家三级文物4件。

一处处古迹、一件件文物展示着秦巴地区悠久灿烂的“文明史”。保护文物古迹,就是传承历史文化,留住乡愁记忆。“当前,首先是要把南江文化品牌树立起来。”南江县文广新局负责人说。

近年来,南江县深入挖掘和研究米仓道文化,打造“巴山夜雨”区域公共文化品牌;组织编写《米仓道文化系列丛书》,丰富米仓道文化内涵,推进米仓道纳入蜀道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全力打造“文化标签”。

在红色文化保护方面,南江县建立了巴山游击队纪念馆、南江县博物馆、长赤县苏维埃政府旧址3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年平均开展各类红色教育活动80余场,60余万人次参观。目前,该县正在积极争取红色旅游项目,围绕红31军战斗遗址,加快建设“一轴两翼五区”红色旅游精品旅游线路。

为大力传承保护民俗文化,南江县兴建了全国第一所乡愁文化学院、乡愁图书馆和乡村川剧艺术团。积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工作,将“巴山背二歌”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说春”“巴山茅山歌”列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巴山婚俗、爨坛戏、长赤麻饼等17个项目列入市级非遗保护名录,成立10个非遗项目传习所。

值得一提的是,南江县全面开展村史馆建设,创立“村史馆+乡村书院和村史馆+文学院”模式,展示村容村貌、名人乡贤、道德模范、农耕文化等,留住乡愁记忆,让人脉、文脉、根脉薪火相传。

B 惠民

文化服务菜单化

悠扬动听的歌声在上空飘扬,时尚动感的舞蹈充满活力,诙谐搞笑的小品让人捧腹……近日,一场惠民活动在南江县正直镇长滩村举行。文艺演出精彩纷呈,有广场舞、民族舞、独唱、合唱等。“这些丰富多彩的节目,都是我们老百姓自己点的。”村民李贵富高兴地说。

长滩村的文艺演出是南江县文化惠民活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南江县实施“菜单式”文化模式,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

“菜单式”文化模式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南江县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和群众意愿,送群众喜爱并且能用、会用的设备;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开展全民广场舞大赛、民歌大赛、器乐大赛等文化活动,增加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开展“你选书,我买单”活动,广泛调查农家书屋读者需要,征求乡村群众的阅读需求,将“选什么书、读什么书”的权利赋予读者,提升精准服务能力。

为丰富文化惠民活动的节目内容,南江县创建了《歌唱新南江》《情暖乡村》《集州欢歌》《美丽乡村·幸福有我》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以及《相约光雾山》系列旅游节庆活动品牌,年开展各类送文化下乡活动260余场次,观众人数达50余万人次,满足了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文化服务的美好需求。

C 融合

文化资源活起来

走进南江县红光镇黑池村,一株株杨梅树长势喜人,村民们正在松土、锄草。按照产村相融、成片推进的要求,红光镇结合新农村建设,采取“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流转土地,种植杨梅500亩。今年6月,红光镇杨梅成熟,南江县举办了首届南江“杨梅采摘节”,吸引了市内外的游客前来采摘。杨梅是继正直七彩林业、下两云顶茶乡之后又一极富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是南江县文化与乡村旅游紧密融合的又一体现。

南江县文广新局负责人说,融合是乡村文化资源活起来的重要法宝,是乡村文化振兴不可忽视的一种方式。近年来,南江县将文化与农业、旅游、商业相融合,让乡村文化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实实在在留住乡愁记忆,展现乡村文化。

文化与农业融合。重点打造正直七彩林业、下两云顶茶乡、团结玫瑰花海、红光杨梅基地等12个特色乡镇农业产业,通过发掘文化底蕴、植入文化元素、开展文化活动等方式助推观光旅游,激发乡村经济活力。

文化与旅游融合。高度重视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制定实施了“生态立县、文旅强县、绿色崛起、同步小康”的重大发展战略,以文化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文化与商业融合。积极挖掘草编、竹雕、蓑衣、斗笠等传统手工艺,对产品进行深加工;以企业或商业综合体为主体,文化部门积极参与,组织乡镇和社区群众参加各类文化活动,既汇聚了商业人气,又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D 保障

振兴责任担起来

在长滩村,记者看到,美丽的新村里健身设施齐全,文化室还有音响设备、舞蹈服装、乐器以及图书等。对于村里的文化事业,今年60岁的村民刘大福感慨颇深:“以前想跳舞都没场地,现在不仅设备全,而且还有专职的文艺干部教。”

为保障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南江县成立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乡村文化振兴领导小组,各相关部门及乡镇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将乡村振兴纳入乡镇及各部门年度目标考核。同时,全县48个乡镇均配备了2-3名文化专干,516个村和114个社区共确定了630名文化管家,专职负责文化工作。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人才是决定性因素。南江县健全基层文化管理队伍,引进专业素质过硬的基层文化工作者20余人;采取“县聘乡用”机制选聘文化志愿者,为48个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配备2至5名专(兼)职文化志愿者,516个村、114个社区各招募1名专(兼)职文化志愿者,全县共招募767名文化志愿者提供文化服务。

同时,每年县财政投入专项经费不低于900万元,将乡村文化阵地设施建设、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群众性文体活动补助等列入财政预算。广泛吸纳民间资金投资文化建设,采取政策导向、社会荣誉等手段,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民间资本建设各类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开展有偿服务,举办公益文化活动,赞助公益文化事业,从而解决由于公共财政投入不足的问题,并使之成为文化事业发展的有益补充。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