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組建創業公司創始團隊,尋找聯合創始人需要耐心和堅持,就像任何嚴肅的關係一樣,創始團隊的成員將經歷不同的關係階段,遇到包括權利鬥爭和信任危機在內的問題。他們一個給人以“科學狂人”的形象,在Paypal之外還建立了特斯拉、Space X和Boring等極具探索性的項目,一個既是Facebook的天使投資人,寫出了《從0到1》這樣硅谷創業必讀的書,也創立了Palantir這樣貌似低調其實非常厲害的大數據公司。

導語:成功的創始團隊有很大概率創立出成功的創業公司,但成功創始團隊的成員們卻各有各的個性,他們因爲共同的願景和目標走到一起,發光發熱,讓世界變得不一樣。

組建創業公司創始團隊,尋找聯合創始人需要耐心和堅持,就像任何嚴肅的關係一樣,創始團隊的成員將經歷不同的關係階段,遇到包括權利鬥爭和信任危機在內的問題。有很少的創始團隊成員之間會存在類似“靈魂伴侶”的關係,但即使是非常成功的創始團隊,在成功的路上多少也會遇到關係障礙。

事實證明,當創始成員之間擁有不同的能力優勢時,創始團隊最有可能成功,一個人可能在某一方面有弱點,但只要發揮他們的長板就行。換句話說,他們互相成就。

我們收集分析了近年來非常成功,勢頭非常猛的科技公司的創始團隊,用故事講述他們的創始成員是如何相遇和組隊,又如何把公司帶上正軌。

谷歌

謝爾蓋·布林和拉里·佩奇分別在馬里蘭大學和密歇根大學獲得了計算機科學學士學位。1996年,他們在斯坦福大學讀研時相遇,一起開始了一個研究項目,卻不知道這個項目在未來將成爲互聯網巨頭。

在初次見面時,他們並不投契,幾乎整天都在爭吵。在傳記裏的一篇文章中,佩奇寫到:我當時認爲(謝爾蓋)非常討厭,他對各種事情都有自己過於強烈而獨特的看法,並且堅持己見,而我也是這種類型。

謝爾蓋承認了這個說法:“當時我們花了很多時間爭論,誰也不能說服誰。”但這些爭論顯然是有益的,他們後來發現了共同的志向:探索網絡的數據和數學屬性。

最初,他們在對項目的方向仍然存在分歧,但還是做出了一個叫BackRub的搜索引擎,也就是谷歌的前身。它看起來相當原始,實際上其只是查看網頁的標題,但它在產生相關結果方面已經比當時可用的搜索引擎更好。憑藉着優秀的搜索結果,他們獲得收購要約,但兩位創始人都不想把公司賣給那些不理解這個項目的價值和獨特之處的人。

這個決定相當正確,谷歌迅速成爲世界領先的搜索引擎,並把觸手伸向了手機操作系統(安卓),視頻網站(YouTube)等等。即便現在已經成爲了市值8000億美元的巨頭,谷歌的創新基因和創新能力仍然沒有枯竭。

Paypal

Paypal的兩位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和彼得·蒂爾都可以稱得上奇人。他們一個給人以“科學狂人”的形象,在Paypal之外還建立了特斯拉、Space X和Boring等極具探索性的項目,一個既是Facebook的天使投資人,寫出了《從0到1》這樣硅谷創業必讀的書,也創立了Palantir這樣貌似低調其實非常厲害的大數據公司。

從他們在Paypal之後創立的公司的不同,也可以看出性格和風格上的差異,那在Paypal之前呢?埃隆·馬斯克出生在南非的比勒陀利亞,之後去了多倫多,最後移民美國,他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獲得了經濟學和物理學學位,並且已經開始了自己的早期創業活動。後來,他又到斯坦福大學攻讀應用物理博士學位,但幾乎立即退學,轉而在互聯網、可再生能源和外太空探索方面下功夫。

彼得·蒂爾出生在德國法蘭克福,之後移民美國,進入斯坦福大學攻讀學位。與馬斯克中途退學不同,蒂爾完成了他的學業,獲得了哲學和法學的學位,還在學校做了一份叫《斯坦福評論》的報紙。從對專業的選擇,做事的風格,也能看出兩人之間似乎並不會合拍。

事實上,他們走到一起的過程並不順利,完成學業後,蒂爾先在金融機構擔任了律師,之後創辦了Paypal,而馬斯克創辦了X.com。這兩家公司在業務上有競爭關係,爲了停止無謂的燒錢大戰,它們合併到了一起。

儘管在各方面都有很多差異,但馬斯克和蒂爾卻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共同點:他們都是理想主義者,都希望創造更美好的社會。所以在Paypal壯大之後,他們雖然都離開了這家公司,但互相之間的評價也很高,並建立了一個更強大的隱形組織:PayPal Mafia。Yelp,Linkedin,Slide,Founders Fund,500 Startup……他們的觸角遍佈了美國創投圈。

Snapchat

埃文·斯皮格爾和鮑比·墨菲似乎是硅谷最喜歡的那類創業搭檔。他們不僅都出身斯坦福大學,而且加入了同一個兄弟會,有很深的相互瞭解和關係;更棒的是在創立Snapchat之前,他們還共同做了一個項目,是基於校園關係的社交網絡。儘管這個項目最終沒有成功,但讓他們瞭解了市場,也磨合了相互配合的方式。

創立Snapchat之初,這個項目並不被看好,但它真的抓住了青少年的喜好,在已經有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巨頭的情況下,他們發展迅速,不僅用戶快速增長,也得到了知名投資機構的青睞。2017年3月,Snapchat上市,市值達到330億美元,是阿里巴巴之後美國規模最大的IPO,而兩位創始人也成爲了最年輕的億萬富豪。截至2019年的第二季度,它的日活用戶突破2億,並開始往AR技術突破。

在Snapchat內部,鮑比·墨菲作爲CTO在幕後保證系統在用戶快速增長時的穩定。而斯皮格爾則站上前臺,爲公司的商業化做努力。由於Snapchat對於年輕人羣超強的吸引力,動了Facebook的蛋糕,這家社交巨頭向Snapchat提出了30億美元的現金收購要約。不過兩位創始人都不願意接受,他們想繼續保留公司的自主權,爲用戶提供充滿樂趣的溝通方式。

Eventbrite

在創投圈,雖然很多夫妻店的結果並不太好,但在線票務平臺Eventbrite的創始團隊成員凱文·哈茨和朱莉婭·哈茨卻算是例外。朱莉婭是電視製作出身,曾任FX和MTV等熱門頻道的高管;而凱文則在創投圈有深厚積累,參與創立Eventbrite之前,他經歷了ConnectGroup和Xoom等公司,它們分別被上市公司LodgeNet和Paypal收購,同時他也是早期投資者,參與投資了Airbnb,Pinterest,Yammer,Uber等知名公司。

在公司內部,朱莉婭發揮長處,負責處理業務運營,而凱文則負責公司的產品,併爲公司注入硅谷的創業基因。關係穩固、技能互補、有成員在創業方面證明過自己,這樣的創始團隊當然會受到資本青睞。創立之後,Eventbrite的業務發展迅速,也獲得了紅杉、老虎基金等機構的融資;2018年,Eventbrite成功IPO,市值達到28億美元。

Instagram

凱文·斯特羅姆與邁克·克里格組成了Instagram的創始團隊,但是他們並不是一開始就走在了一起。在與邁克·克里格相遇前,凱文·斯特羅姆是斯坦福大學梅菲爾德研究員項目的成員,在這個項目中他獲得了創業投資的相關知識和經驗,也認識了Twitter的創始人傑克·多西。在斯坦福的Sigma Nu兄弟會,他獲得了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的認可,儘管他沒有在此時加入Facebook,也爲之後Instagram被Facebook收購埋下伏筆。

完成學業之後,斯特羅姆在谷歌有短暫的職業經歷,但不安分的衝動促使他很快決定創業:他想做一家基於位置並把照片分享和社交相結合的網站,類似於Foursquare和Zynga,他爲這個創意起名爲Burbn。這個項目引起了投資人的興趣,但要求他找一位聯合創始人,於是他找到了梅菲爾德研究項目的後輩:邁克·克里格。

在克里格加入之後,他們的項目並沒有馬上起飛,而是經歷了痛苦的方向探索,直到他們確定把濾鏡作爲產品的特色,並把產品重命名爲Instagram後,一切才走上正軌。積累了初步的口碑後,Instagram在App Store發佈,蜂擁而至的用戶差點擠爆它們的服務器,在24小時內,Instagram的用戶量突破2.5萬,一個月內突破100萬,9個月後達到700萬。

面對這個迅猛而來的競爭對手,Facebook再次祭出了收購的手段,幾經談判,最後以10億美元收購了Instagram。不過在被收購之後,Instagram並沒有停住增長的腳步,它的用戶數量持續增長,目前已經突破10億大關,另外從Instagram孵化出來的stories也成了Facebook能夠繼續成長的動力。

本文部分案例綜合編譯自fi.co。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