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說到這裏,我想,大家應該明白了,之所以發生老龍王掛畫勸說悟空,實際上是觀音出於私心,想多留下一個“箍”,而實施的,以保證取經行動不致於夭折的預案而已。悟空作爲唐僧的第一個徒弟加入取經隊伍後,觀音通過暗中保護唐僧的四值功曹、五方揭諦,對悟空的表現進行密切關注,並且制定預案:如果悟空不聽唐僧教誨,離開取經隊伍,那就做個局,勸他回到唐僧身邊,並且騙其戴上一個箍,確保他能被唐僧節制。

是觀音讓東海龍王勸悟空回去保唐僧的嗎?難道她想留下一個箍?

爲何說是觀音讓東海龍王勸悟空回去保唐僧的?難道她想私自留下一個箍?

(博士論西遊第三七七講,選自《西遊謎中謎》(172)第五章――小白龍忤逆之謎)

在上一講中,我們提到,老龍王在觀音的安排下,興高采烈地在龍宮中掛上《圯橋進履》的畫,成功地將悟空勸回取經團隊,不僅維護了家族利益,更使他遠離了悟空這個惡鄰,因此,他對於觀音的指示十分願意,甚至還有點求之不得呢!

但是,卻有讀者在文後留言,提出疑問,認爲沒有證據證明,該事件是在觀音的主導下進行的,甚至還有人留言,認爲這是瞎編亂造、過度分析。

今天,本人將拿出證據,來看一看,爲什麼說,東海龍王掛上這幅畫,並勸說悟空返回取經團隊,是觀音安排的!

要想知道,這件事情產生的原因,我們還要先來了解觀音的私心。

觀音在離開靈山,到東土大唐尋找取經人時,如來曾交給她三個箍,讓她用在取經人的徒弟身上,防止徒弟們不聽取經人的話。然而,觀音在見到沙僧、八戒和悟空時,根本沒有提到此事。

難道是觀音忘了,還是觀音有其他的想法呢?從取經行動的後來發展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出,觀音根本不是忘了如來的話,而是她另有打算,她有私心,她想假公濟私,準備用這三個箍來爲自己招兵買馬。

不過,即使觀音想假公濟私,但是她也必須首先要保證取經行動順利進行,也就是說,能用一個,就不用兩個,或者說,她能留下幾個,就留下幾個!所以,觀音在見到悟空、八戒和沙僧時,並沒有直接將箍給他們戴上,而是準備在他們加入取經隊伍之後,根據他們的表現,再決定用不用箍,用幾個箍。

悟空作爲唐僧的第一個徒弟加入取經隊伍後,觀音通過暗中保護唐僧的四值功曹、五方揭諦,對悟空的表現進行密切關注,並且制定預案:如果悟空不聽唐僧教誨,離開取經隊伍,那就做個局,勸他回到唐僧身邊,並且騙其戴上一個箍,確保他能被唐僧節制!

根據這個預案,觀音在得知悟空離開取經隊伍,返身向東之後,她馬上判斷,悟空要回到花果山了。她立即安排東海龍王掛上“圯橋進履”的畫,讓其承擔勸說悟空的任務;她則來到唐僧身邊,讓唐僧承擔把箍戴在悟空頭上的任務。

在觀音的周密安排之下,老龍王和唐僧都出色完成了任務,“緊箍”被順利地戴在了悟空的頭上,從此世上再也沒有了無拘無束的“美猴王”,只有“戴罪修行”的“行者悟空”!

也正是因爲所有的一切,都是觀音的安排,所以,她纔敢對唐僧說,“東邊不遠,就是我家,想必往我家去了。”是呀,老龍王家居擺設都是依據觀音的指示,那東海龍宮不就象觀音她自己的家嗎?

甚至,觀音還告訴唐僧,“我去趕上他,叫他還來跟你。”這句話又表明,是觀音勸說悟空返回取經隊伍的;但是,我們沒看到觀音和悟空有任何交流,一直是老龍王在借畫發揮,對悟空進行勸說。這又意味着什麼呢?本人認爲,只能說明一點,那就是老龍王是代觀音行事,而不是自己的任意發揮!

說到這裏,我想,大家應該明白了,之所以發生老龍王掛畫勸說悟空,實際上是觀音出於私心,想多留下一個“箍”,而實施的,以保證取經行動不致於夭折的預案而已!

大家認爲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