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鳴沙山月牙泉是絲綢之路上最爲神奇瑰麗的國家級5A級旅遊風景名勝區,它處於騰格裏沙漠邊緣,是阿拉善沙漠和塔克拉瑪干沙漠的過渡地帶,面積約200平方公里,與它伴生的月牙泉更是千年不爲流沙淹沒,不因乾旱而枯竭成爲聞名世界的沙漠神泉。敦煌的鳴沙山、月牙泉與莫高窟藝術景觀融爲一體,是敦煌城南一脈相連的"二絕",是絲綢之路上最閃亮的明珠。

敦煌鳴沙山與寧夏中衛縣的沙坡頭、內蒙古達拉特旗的響沙灣和新疆巴里坤鳴沙山號稱我國四大鳴沙。鳴沙山位距敦煌城南五公里,因沙動鳴響而得名。110元購票進入景區,遠遠就可望見綿延不絕的駝隊和遊客向鳴沙山上蹣跚而行。

雖然對騎駱駝有些心癢難耐,但還是先奔月牙泉而去。山坳一泓碧水形如彎月,如翡翠般鑲嵌在鳴沙山羣峯環繞的一塊綠色盆地中,金子似的沙丘與碧玉般的泉水相映成趣,這就是月牙泉。水火歷來不能相容,沙漠清泉難以共存,可是月牙泉就能像謎一般生長在黃沙之中。

“月牙曉澈”爲敦煌八景之一。月牙泉亦被稱爲天下沙漠第一泉。這塊石碑也是不少遊客不遠萬里來此一遊的打卡地。

月牙泉背倚鳴沙山,山爲流沙積成,沙又分紅、黃、綠、白、黑五色。漢代稱沙角山、神沙山,晉代始稱鳴沙山。其山東西綿亙40餘公里,南北寬約20餘公里,主峯海拔1715米,沙壟相銜,沙峯起伏,陽光照耀,金光燦燦,沙質細膩,綢緞一般柔軟。

月牙泉邊有一巍峨壯觀、青磚碧瓦、古色古香、雕樑畫棟的月泉閣,有一種斑駁滄桑的歷史厚重感。

月牙泉最像初五的一彎新月嵌在黃沙裏。泉水清涼澄明,味美甘甜,在沙山的懷抱中嫺靜地躺了幾千年,任憑狂風沙暴的侵襲,依然溫碧如玉,寵辱不驚,而且傳說泉內生長的鐵背魚、七星草,專醫疑難雜症,食之可長生不老,故又有“藥泉”之稱,是當之無愧的沙漠第一泉!

眺望高聳的鳴沙山,多數遊客並沒有選擇駱駝代步而是默默用汗水去換取自己想要的風光,用自己的腳步去丈量自己想要到達的地方。我想這也是大多旅行者的同感:與其爲了省力而綁架在別人定好的線路上,何不用腳掌去觸碰那份沙粒傳來的刺痛和滾燙,去感受冒險帶給我們的挑戰,去滿足我們不可遏止的慾望!去品嚐征服帶來的快感!

鳴沙山的沙形是衆多沙漠中最好的,由於環繞月牙泉的沙山南北高,中間低,自東吹進環山窪地風會向上方走,風力作用下的沙子總是沿山樑和沙面向上卷,因而沙子不會刮到泉裏,沙山也總保持似脊似刃的形狀,這才形成沙泉共存的奇景。將要西下的紅日已然傾斜,金色的餘暉鋪灑在了黃色的沙漠之上,生出了一幅壯美的畫面。

墜落的夕陽魔術般地展現着魅力,這份完全屬於自然的美麗當然是人類無法創造出來的,在這份席捲而來的華麗震撼面前,人們除了讚歎,似乎就只剩膜拜和讚歎。

金光掠過沙丘,依次拂過月泉閣和沙漠綠洲,在一片燦爛的金輝中,沙丘的起伏處化成了明暗的褶皺,華美而又簡潔,純淨得讓人難忘。

看着將要落下的太陽,許多遊客聚在一起,靜靜地等待着夕陽落下的最後一刻。眼前的沙丘依然用它蜿蜒的起伏划着美妙的弧線,而夕陽的光輝則爲這幅精巧的素描塗抹上了金色的彩繪。

爲了找個絕佳的妙處以觀日落勝景。小夥伴們摩拳擦掌抄近路直插月牙泉背後的沙山,據說此處觀景舉世無雙!爬沙山真是個苦命活,不知隨着滑下的流沙反覆折騰了多少次......仰望,是幾位風姿綽約沐浴在金輝中的超體能女神!低頭,是漫漫黃沙和摧毀意志的沙丘!回首,只剩孤獨的足跡兩行,向前,依然是沒有盡頭的茫茫沙坡......

不再歇息,只爲那雙腳觸碰沙粒時的美妙以及細沙在腳面滑過的麻癢,熱烈而煽情的氣息通過敏感的神經迅速傳遞入了我的心靈,於是用盡全身力氣,一鼓作氣衝上這座高大的沙丘。

會當臨絕頂,一覽衆山小!比肩鳴沙山,鳥瞰月牙泉!鳴沙山和月牙泉真不愧是大漠戈壁中一對神仙伴侶,“山以靈而故鳴,水以神而益秀”。無論從山頂鳥瞰,還是泉邊暢遊,都會騁懷神往,確有“鳴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無需人工雕琢,沙泉相伴本身就是大自然中完美的奇蹟、天才的傑作,充滿了詩情畫意。

“夕照鳴沙山,霞映月牙泉”的勝景定格眼中:落日熔金,絢爛無比的晚霞爲大漠拉下高貴的帷幕,紅日墜下沙丘,此刻鳴沙山堅定地將月牙泉緊緊摟抱着,完全進入一種神聖美好的戀人狀態。你會發現,美從來就不是孤立的,它需要一種襯托,這襯托便是沙和泉的愛恨相隨、生死相依!

2019,如果你想走甘青環線、甘南線、川西線、川藏線、阿里線、青藏線、可可西里線路、新疆線路、額濟納旗線路,請你關注凌雲戶外旅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