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登峯世界中,崗日嘎布山羣就是其中一個。崗日嘎布山羣西接喜馬拉雅山脈,東臨伯舒拉嶺,北抵念青唐古拉山東部,其自身被單獨列爲一個小型山脈,它位於波密縣、然烏湖以南,向西向南延綿近280多公里,其地勢由東到西逐漸走低。

崗日嘎布山羣:雅魯藏布大峽谷東面——帕隆藏布的南面——雅魯藏布江支流察隅曲發源地

1

全長約280公里的巨大山羣

大多數登山者,即使是喜馬拉雅山區的專家,大概也不能回答這個問題:西藏哪個冰川的海拔最低?西藏哪個冰川的面積最大?

前一個問題的答案是14公里長的阿塔冰川,它的末端延伸至海拔2440米。後一個問題的答案是長達30公里、2~5公里寬的拉果冰川,它讓我們想到帕塔哥尼亞和阿拉斯加的冰川。這兩個冰川都位於喜馬拉雅的東南部的崗日嘎布山脈,而以上這些有趣的問題的發問者是著名登山家中村保先生。他是喜馬拉雅山區最多產的未登峯探險家,在過去18年中,他30次探索喜馬拉雅東部的未登峯世界,超過250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未登峯頂分佈在西藏東南部、四川西部和雲南西北部,詳細的地圖、照片和山峯信息給那些尋找未登峯頂的登山家開啓了一扇通往天堂的大門。

未登峯世界中,崗日嘎布山羣就是其中一個。崗日嘎布山羣西接喜馬拉雅山脈,東臨伯舒拉嶺,北抵念青唐古拉山東部,其自身被單獨列爲一個小型山脈,它位於波密縣、然烏湖以南,向西向南延綿近280多公里,其地勢由東到西逐漸走低。崗日嘎布山羣是位於喜馬拉雅東端南迦巴瓦峯和雅魯藏布大峽谷東側向東南延伸的全長約280公里的巨大山羣,擁有超貴6000米的山峯40多座,5000米的山峯多到難以統計。從雅魯藏布大峽谷東面,綿延到帕隆藏布的南面,結束在察隅地區的雅魯藏布江支流察隅曲發源地。在山羣的西端,東西流向的雅魯藏布江支流、易貢藏布和帕隆藏布在通麥附近匯合,改名爲排龍藏布,以90度的轉向南下注入雅魯藏布江主幹,谷底海拔高約2000米,被亞熱帶密佈的森林深深包裹,形成獨特的地形地貌。

2

中國最美的冰川羣

崗日嘎布山羣成爲阻止雅魯藏布江東進的壁壘,這個地域被認爲是板塊移動和地殼運動而產生的造山活動以及被大河侵蝕與時間性相關聯的錯綜複雜的結果,是一片無法用一元化理論進行說明的區域。

在該範圍的南部,雅魯藏布江的一條支流海拔2000—3000米,而周圍山脊不超過4000米,在此高度不能產生氣候屏障效應。因此,由崗日嘎布構成的青藏高原的最南端,直接接收到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這導致季風季節潮溼的空氣從孟加拉灣越過阿薩姆邦的Misimi丘陵帶來大量的降水和冬季和春季普降的大雪,形成巨大海洋性冰川和陡峭美麗的冰峯。同時,在山麓還分佈着針葉森林地帶,營造出一派阿爾卑斯般的景觀。在這些冰川的周邊,山花爛漫、林海蒼茫、雪山蛇舞,“一山連四季、十里不同天”。

這個地域的東端是一個高原,而西部的帕隆藏布山谷成爲森林深處的峽谷。在山谷南部極度侵蝕,因爲大雪一年至少有三個月的時間這些峽谷裏面的村莊與世隔絕。318川藏南線從崗日嘎布山脈北側穿行而過,而本山段的高峯多居於北側,除了主峯白日嘎(Rouni 6882m)需要穿越越阿塔冰川以外,其內的許多著名山峯都相對較爲容易觀測到,這是一場十分有科學價值的拍攝。

即便如此,大多數來此地旅遊的遊客甚至也不知道自己看到的雪峯爲何名。要想辨認其山峯,最好的方式,還是提前做好功課,然後從拍攝的照片中找到它們的身影,並一一對應其名字和海拔高度。

在這裏,冰川、雪山、森林、湖泊、花海、寺廟、村莊和諧共處,大氣圈、冰雪圈、岩石圈、生物圈的和諧共處,構成了雅隆冰川、仁龍巴冰川、米堆冰川、朗秋冰川等中國最美的冰川羣。

3

最佳觀賞地推薦:

1. 重點拍攝地點:雅隆冰川、上然烏湖、下然烏湖、米堆冰川、朗秋冰川、松宗鎮附近崗日嘎布山羣。上然烏湖可看多吉真札峯,來古村的雅隆冰川可看崗亞打峯和則和峯,來古村可看雅隆冰川日出,米堆冰川可看崗日噶布拉峯,朗秋冰川可看德魯婆拉I、II、III峯,玉普鄉可看波崩宗峯5859m,松宗鄉可看森康峯和Peak4930峯、Pantenglamo峯、森格康峯和杜帕裏莫拉,古鄉湖視角可看Peak5050m峯

2. 登山:崗日嘎布山羣的最高峯是若尼峯(白日嘎)並非登山者所愛,因爲波密縣然烏湖沿簡易公路向察隅縣南走30公里的地方,到拉古村,直抵拉古冰川末端的登山大本營,這裏海拔4300米,地形相對開闊、避風,且水源充足。若尼Ⅱ峯是登山者所愛。

3. 崗日嘎布山脈的主要河流:墨脫縣格當鄉境內的崗日嘎布藏布(是金珠曲上游),在察隅縣境內是察隅河西支貢日嘎布曲(崗、貢應該是方言不同)。墨脫縣格當鄉境內崗日嘎布藏布(金珠曲上游)的三面都是(西)崗日嘎布區域;在察隅縣,貢日嘎布曲源頭上下都在此區域,其中下游的東北方山脈是崗日嘎布山的主體。

4

拍攝幕後:來古冰川與世隔絕的祕境

318國道然烏湖至波密縣城西邊的古鄉湖一段,我這些年來反反覆覆至少走了幾十次,南面的雪山是崗日嘎布山羣,這個概念我也僅僅是幾年前才明確的。和大多數人一樣,我以前甚至連這些雪山屬於哪個山段都不清楚,一直以爲不是念青唐古拉山脈就是橫斷山脈。甚至以爲崗日嘎布屬於橫斷山脈範圍,這些漂亮的雪山到底叫什麼也傻傻搞不明白。直到2016年我買到了探險家中村保先生的鉅著《喜馬拉雅以東山嶽地形圖》仔細閱讀了幾遍後,又反覆在谷歌地球上模擬,總算大致搞清了這一片的雪山和冰川。

大多數情況下,我選擇在林芝桃花季拍攝這片不算小的區域的雪山, 尤其是來古村附近的6個冰川以及米堆冰川,遠遠觀望雪山、冰川顯然滿足不了我的需求,親近冰川纔是渴望。

徒步進入來古冰川是一段讓人難以忘懷的旅程,端起相機隨便按下快門,就能拍出驚爲天堂的絕美照片。一路上的碎石路伴隨着身邊的冰川末端堰塞湖上的各種大小迥異的浮冰,這一切彷彿告訴人們這裏就是世界的盡頭,一處與世隔絕的祕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