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馳炮轟阿里京東。據英媒《金融時報》報道,意大利奢侈品牌Gucci(古馳)首席執行官表示,在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場上,不願與中國電子商務平臺阿里巴巴和京東合作,原因是假貨氾濫。

新華社 資料圖

“坦率地說,在大多數平臺上都有很多假冒產品,我不想因爲品牌在這些平臺上的存在而給假貨認證。”Marco Bizzarri週一在上海舉行的商業時尚會議上說。

“假貨這種行爲是錯的,而我不想牽涉其中。”Bizzarri說,並補充說他與阿里巴巴和京東都有聯繫。“我不想冒險,而是選擇等待。”他說,“我們處於觀望狀態。”

爲了獲得更高的利潤和聲望,阿里巴巴去年在其天貓Luxury Pavilion平臺上籤下了數十個奢侈品牌,包括Burberry、Hugo Boss、Tiffany和Moschino,而京東與開雲集團旗下的Saint Laurent和Alexander McQueen合作,以及英國電子商務平臺Farfetch合作。

但是,長期以來,國內電子商務平臺一直打假,不想因此影響聲譽。2016年,美國政府將阿里巴巴的淘寶平臺列入以兜售假貨而聞名的“惡名市場”黑名單。

Gucci由法國奢侈品集團開雲所有,去年的銷售額約爲60億歐元。

2015年,開雲起訴阿里巴巴,聲稱該電子商務集團鼓勵並從其平臺上銷售假冒商品中獲利。但是開雲去年表示將取消訴訟,兩家公司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表示,他們將成立一個專門小組來保護開雲的品牌。

諮詢公司貝恩表示,去年中國奢侈品消費增長20%,達到1,420億元人民幣(合205億美元),成爲全球最大的市場。電子商務佔銷售額的9%,高於2015年的6%。

雖然較小的意大利品牌已經接受了中國電子商務平臺,但較大的法國公司一般都持懷疑態度。奢侈品牌LVMH旗下的少數品牌,特別是西班牙的Loewe就在中國平臺上銷售。

與LVMH旗下的路易威登和上市的普拉達(Prada)一樣,Gucci僅通過自己的網站在中國銷售其產品。

Bizzarri週一表示,加入一個額外的電子商務平臺可能會削弱對奢侈品牌至關重要的獨家意識。

“我們必須確保,我們保持這種奢侈感,奢侈意識和這種獨特性……這對我們來說絕對是關鍵。我們希望確保[電子商務]不會對此產生影響。”他說。

【延伸閱讀】

網購假貨誰負責? 電商法草案二審強化平臺責任

2017年10月31日訊,新華社北京10月31日電(記者於佳欣、李亞紅)電子商務法草案31日第二次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二審稿進一步體現了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其中,對於電商平臺內出現侵權假冒情況,草案強化了電商平臺應承擔的責任。

草案二審稿規定,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平臺內經營者侵犯知識產權的,應當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終止交易和服務等必要措施;未採取必要措施的,與侵權人承擔連帶責任。

相比之下,原草案規定,電商平臺“明知”平臺內經營者侵犯知識產權的,應當依法採取刪除等必要措施。

業內人士指出,從“明知”到“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表述變化,對電商平臺經營者治理假貨提出了更明確、更嚴格的要求。通過強化電商平臺對侵權假冒行爲的責任,體現了立法對知識產權的進一步保護。

同時,根據草案二審稿,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接到平臺內經營者侵犯知識產權的通知後,未及時採取必要措施的,應當對損害擴大的部分與平臺內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此外,草案二審稿的修改條款進一步體現了對電子商務經營者義務的規範和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強化。

來源:綜合 中華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