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美,閱然指上

圖書君在北京(40°N,116°′E)向您問好!

Saying:

我們從小就被教導着早晚刷牙,保護牙齒健康。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想過,在沒有牙膏牙刷的年代,人們是怎麼清潔牙齒的呢?牙膏、牙刷、牙籤、牙線這些器具是怎樣被髮明的呢?

從牙膏到牙粉

在2000多年前的古羅馬,人們用手蘸着白堊土和動物骨頭製成的粉末擦洗牙齒。這些粉末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顆粒,質地與牙齒相近,又可以與牙齒產生較大的摩擦力,擦去附着在牙齒表面的垢漬。到了17世紀,這種粉末又添加了可以清新口氣的薄荷,製成了當時最專業的潔牙用品——牙粉。

牙粉雖能擦除垢漬,但在擦拭中容易劃傷牙齦。於是在1840年,牙粉被添加了潤滑劑和發泡劑而成爲半固態,這就是牙膏。牙膏很滑膩,但主要成分仍是碳酸鈣顆粒,物理摩擦始終是它潔牙的原理。不過今天的牙膏還會通過化學反應來錦上添花,比如現代的大多數牙膏都含氟化物——氟能讓牙齒礦化而變得堅硬,提高抗腐蝕能力,防止齲齒。

牙刷:獄中小發明到高科技

18世紀之前的歐洲,人們使用牙粉就像擦皮鞋一樣,用一小塊碎布蘸着牙粉擦拭牙齒,雖然可以讓牙齒表面光潔,但牙齒的溝溝槽槽就很難清理乾淨了。1780年,因犯罪被捕的皮匠威廉·艾利斯,在監獄中突發奇想,將一根喫剩下的骨頭鑽了幾個小孔,然後把豬鬃一束束地插進小孔,再修剪整齊,便做成了世界上第一把牙刷。用它潔牙遠比用碎布要乾淨許多。出獄後,艾利斯辦起了自己的牙刷工廠,直到今天這家工廠依然在生產牙刷。

現代的牙刷,骨棒已變成了軟塑料的彈性手柄,豬鬃毛也變成了柔韌的尼龍絲,牙刷的刷頭還可以匹配牙齒的溝槽形狀。如今,科技的發展催生出很多新興的牙刷:電動牙刷的刷毛可以旋轉運動,這樣即使手不用力,也可產生高頻振動,瞬間將牙膏分解成細微泡沫,深入清潔牙縫。超聲波牙刷則是通過刷柄內的驅動電路產生振動,發射超聲波;超聲波的能量通過刷毛傳遞到牙齒和牙齦表面,進一步分解牙齒上的垢漬。

天然潔牙品

早在先秦時期,清潔牙齒就是中國人必不可少的生活步驟。“雞初鳴,鹹盥漱”記敘了人們早起清潔牙齒的場面,只不過那時潔齒主要用鹽水漱口,除去口腔異味。到了唐朝以後,文獻中記載用於潔牙的材料種類開始變得豐富多彩:咀嚼草珊瑚、兩面針、田七等中草藥;咀嚼喝剩的茶葉;用“竹鹽”(鹽放在竹筒中煅燒而成)擦拭牙齒……現在流行的竹鹽牙膏、茶爽牙膏和各種中草藥牙膏,就是將這些傳統材料融合到現代牙膏中而製成。

草珊瑚

在唐代,人們將柳樹嫩枝稱爲牙杖,作用類似現代的牙刷,飯後將它嚼爛,於齒間摩擦,蹭出殘留在牙縫中的殘渣。而阿拉伯人從一種叫Arak 的樹上取下樹枝,將一端搗碎做成刷狀,用來刷牙和清理牙縫。這種樹枝含氟及皁素,不僅可以預防蛀牙,還有止痛作用。

牙籤的發展史

牙齒清潔很重要,可從早到晚,牙齒要咀嚼三餐、下午茶,甚至夜宵——那些食物殘渣,經常藏匿在牙縫中,再趕上像米渣這樣吸水性好的,時間久了就會發漲,頂得牙齦痠痛。人類從遠古時代就學會用喫剩的尖細小骨頭剔牙,可骨頭再細也終究比牙縫寬,應對卡在牙縫深處的殘渣就無能爲力了。

帶尖的骨頭曾是剔牙專用的工具

後來,相傳釋迦牟尼在講經時,要求弟子們每日清潔身體,並教他們如何清潔牙齒:折一根楊柳枝,將枝條一頭咬散,用來摩擦牙齒,此爲“楊枝”。雖然“楊枝”看起來更像牙刷的雛形,但後來卻演變成了牙籤。

隨着佛教在漢代傳入,“楊枝”也隨之進入中國,並進化成一套專門用於餐後剔牙的工具:“剔齒纖”。“剔齒纖”共有三件,一個尖細如針,一個薄如紙片,還有一個帶彎鉤,剔牙時相互配合使用,因“纖”通“籤”,所以又被傳作“剔牙籤”,簡稱“牙籤”。

當時的牙籤由青銅或黃金鑄造,普通百姓根本用不起,他們剔牙仍用楊枝,只不過是楊枝的改良版——將樹枝削成兩頭尖細的小棍,民間也喚它作牙籤,並在明代後期流入西方。這種由樹枝製造的牙籤造價低廉,用後丟棄也不心疼,算是如今一次性牙籤的鼻祖。

由於牙籤是餐桌上的必備品,且是一次性的,所以需求量一直很大,手工製作已遠遠不能滿足需求。1872年,美國人諾貝爾借用機器切割生產火柴棍的原理,發明出牙籤製造機,牙籤的原料便也同火柴一樣改爲軟木。而在中國,人們更喜歡用纖維長、韌性好的竹子做原料。

牙線的意外發明

牙籤雖然使用方便,卻對牙齒有損傷。民間有句俗話叫“牙不剔不疏”,說的就是經常用牙籤剔牙,尖銳的牙籤會導致牙齦受刺激而萎縮,如此一來牙縫就會變大,牙縫大了自然更容易塞殘渣,形成一個惡性循環。於是,在20世紀中期,更爲健康的剔牙工具——牙線出現了。相傳,牙線的發明源自一次意外。英國一個叫菲爾頓的人某次受邀參加王室晚宴。在晚宴最後,當他排隊等候與女王握手時,突然發覺自己的門牙縫裏卡了塊肉渣,手邊又沒牙籤可用,情急之下便從袖口扯下一段線頭,抻着它塞進牙縫來回磨蹭,好歹把肉渣弄了出來,不致失儀。

回家之後,當菲爾頓還竊喜自己的機智時,突然覺得用線剔牙效果比牙籤更好,而且更方便。因爲線很細,可以輕易伸進牙縫深處,又不會刺激牙齦。於是,他決定把能剔牙的線變成一項生意來做。在試驗了各種材質的線後,菲爾頓發現結實又有韌性的尼龍線最爲好用,便將尼龍線重新包裝了一番,起名“剔牙線”開始售賣,簡稱“牙線”。如今,牙線是西方人剔牙的主流工具,並且還出現了水果味、薄荷味等各種口味,以及有類似牙膏功能的含氟牙線,甚至還有了牙籤與牙線的“合體”版——牙線棒,一頭是牙籤,一頭是繃緊的牙線——殘渣塞得淺用牙籤,藏得深用牙線。

牙線使用後,表面雖光潔依舊,但在顯微鏡下觀看,上面佈滿了牙菌斑

考驗自己記憶力的時候到了!

來答個題吧

01

下面關於氟化物的描述,哪一個是不正確的

A.使牙齒變得堅硬

C.現在牙膏中已經沒有氟化物了

B.可以提高抗腐蝕能力

D.可以防止齲齒

答案

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C

02

下面關於剔齒纖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是由“楊枝”發展而來的

C.是早期的牙籤

B.一共由三部分組成

D.發明於秦代

答案

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C

03

電動牙刷的刷毛可以旋轉運動,產生高頻振動,瞬間將牙膏分解成細微泡沫,深入清潔牙縫,這樣的說法對嗎

A.正確

B.錯誤

答案

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C

開獎時刻

上期欄目的獲獎人員如下:

@黃允之  @棚舞飛雪  @白黑

請儘快在後臺回覆您的 微信ID+收件人姓名+聯繫方式+地址

圖書君將盡快把獎品郵寄到您的手中

另外在《一場秋雨一場寒,你開始穿秋褲了嗎?》一文的中獎讀者中,還有一位讀者沒有領獎,請儘快聯繫圖書君,否則將視爲自動放棄哦~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

歡迎留言與我們互動

點贊量最高的朋友將獲得圖書君準備的精美獎品

點擊關注更多相關內容推薦

《一場秋雨一場寒,你開始穿秋褲了嗎?》

《愛笑的人,皺紋反而會多?》

編輯、排版|congqian啊

長按關注圖書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