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關鍵詞“閱讀清單”領取IB總部推薦必備書單

IBDP Language A 評估都有標準,但沒有參考答案!

作爲目前國際上認可度高、真正無國界全球通用的、且旨在培養全面人才的國際課程,IB正在爲越來越多的學校和家長所青睞。

同時IB學生在大學的表現也確實可圈可點,其背後的原因大概就是,IB課程讓學生在學習的廣度、批判性思考能力、交流能力、研究能力還有自我管理能力上得到了巨大的提升。所以總的來說,無論是到了美國大學那種需要廣泛涉獵的博雅教育體系,還是相對傳統的英式大學體系,IB學生都能適應得很好。

目前在中國常見的IBDP課程(IB DP課程是高中階段最後兩年11和12年級的國際預科課程),它主要分爲六門學科組課程:

六門學科組有:

Group1:Studies in language & literature語言和文學研究——語言A(母語)

Group2:Language acquisition語言習得——語言B(除母語以外)

Group3 : Individuals and societies個體與社會——(歷史、地理、經濟學、哲學、心理學等)

Group4:Sciences科學學科——(物理、化學、生物、環境系統等)

Group5:Mathematics數學——(數學高等級、高等數學標準等級、數學研究、數學法等)

Group6:Arts藝術學科——藝術與選修(美術設計、音樂、戲劇藝術等)

今天播播爲大家介紹相當於國內本土語文考試的且對文學鑑賞能力要求高的——語言A考試

1

有標準,沒有參考答案

(圖片內容來源於公衆號新學說)

從這張圖片可以看出,IBDP的語言類考試分了三大塊:第一塊是筆試,也就是上圖中的試卷一和試卷二,閉卷考試,三小時之內完成,佔整體考試45%第二塊是文學論文,在老師的指導下,根據兩部翻譯過來的文學作品寫出一篇論文,佔整體考試25%;第三塊是口頭表達,佔整體考試30%。這樣一來,學生減輕了很多壓力。

這三部分考試內容,有一個共性:對某一個文學作品進行評價。首先,評價的時候要求你即讀即評,限時寫作;第二,要對文學作品進行批評,自圓其說;第三,要有理有據闡述自己的意見,比較有趣的是,觀點要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

更重要的是,所有評估都有評分標準,卻沒有參考答案。評分標準一般包含以下五個方面:

1.對作品和知識的瞭解和理解;

2.對問題的回應;

3.對文學手法的鑑賞;

4.組織與展開;

5.語言。

考官會按照學生在各個方面所達到的程度來給分,但不會限制學生獨立表達觀點。也就是說,考官不會在考生的答卷中尋找和參考答案一樣的觀點,但會在理解程度上給出膚淺或深刻的判斷,在組織與展開上會給出論點是否連貫、論述是否充分的判斷。也就是說出題者對具體作品的闡釋是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考生的論述是否有理有據有深度。

所以在課程學習中,需要學生通過對一系列廣泛的閱讀材料──詩歌、散文、戲劇、小說、勸說文、博客、影視、連環畫、廣告、書信等文本的詳細閱讀,理解文本的主旨、形式、訊息、意象和韻律等語言的特色。

2

 IB總部推薦閱讀清單

通過上述的介紹,不難發現的是language A考試尤爲注重學生的思維方式,但對於國內語言訓練缺乏思維訓練的現狀來說,國內的考生在英語閱讀上尤其需要提高,而且合適的閱讀也能使中國學生跟上國際IB課程體系主流的閱讀範圍並理解他們的思考方式和知識範疇。

所以今天播播向各位家長推薦IB總部推薦的閱讀清單(參考價值極高),家長們可讓孩子們自主選擇感興趣的書籍~

雨果曾經說過:“哈姆萊特像我們每一個人一樣真實,但又要比我們偉大。他是一個巨人,卻是一個真實的人。因爲哈姆萊特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我們大家

偉大的人總是被成就他的東西毀去,無一例外;而大部分人之所以默默無名,只是因爲沒有遇到所能成就他們的。

他的作品帶有那個年代城鄉生活的冷冰冰,很多敘事詩像戲劇作品,除去對話直接引用,剩下的就像舞臺指導,詩人本身從不進入作品進行評價,所以這類詩讀起來特別帶感。

“爲你,千千萬萬遍。”我想,小說描寫了一種最爲誠摯的情感,而且它讓你相信有些東西依然存在。在這個沒有人相信承諾的年代,讓人再次看到承諾背後那些美麗複雜的情感。這是一本好看的書,它讓你重新思考。

寓言性勝過Hamlet,藝術性不比Hamlet。貌似本劇在莎迷中較冷。配合中譯來理解古英文較好,那年代的老牌譯者還是很有詩性的。

威利的悲劇在於他不肯承認自己是個平庸的人。可話說回來,承認自己的平庸,就不是悲劇嗎?亞里士多德說,真正的悲劇是一個人沒有特別的做好事,也沒有特別的做壞事。

事實是,我們和故事裏泰晤士河船上的聽衆一樣,揣測着這個漫長的敘述,並被容納進黑暗深處對人性的拷問中去,無一例外。

現實得可怕,看得渾身發涼。“一切都不是瞬間改變的:就像躺在逐漸加熱的浴缸裏,你就是被煮死了自己也不會察覺。”

溫水裏的青蛙往往無意於自救,因爲它們一點一點地習以爲常。水深火熱。1984年的英國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卻無自救之意,是因爲在他們的印象裏水一直是那麼深 火一直是那麼熱。

詩集美杜莎探討了嫉妒和憤怒的主題; 這位詩人用希臘神話中的美杜莎的延伸比喻來說明這一點,將這個比喻與女權主義的主題聯繫起來。

艾德娜因爲同勞伯特的愛情,萌發了自我的意識,明白了自己目前的生活沒有意義,將人格寄託在了別人身上,於是她也擺脫了上述宿命似的輪迴,開始了真正意義上自己的生命歷程。

虛虛實實,從不同角度描寫戰爭。 既沒有褒揚也沒有批判,讓讀者去感受細節,去評判歷史。

沒有過多粉飾,這本書赤裸裸地展現了黑奴的生活,將奴隸制的擁護者虛構的和諧畫面一一撕毀。黑奴們就如同沉默的羔羊任人宰割,而Toni Morisson藉助《寵兒》,給了羔羊們說話的權利。

有些段落很適合朗讀出來。作者沒有在情愛場面上花費一處筆墨,最多就是七年後他們在森林中的一次對新生活嚮往的深切交談。不落俗套。

3

福利來啦

IB總部推薦圖書領取方式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遠播國際教育

後臺回覆關鍵詞“閱讀清單

即可領取

14本IB總部推薦閱讀書籍

|文章部分內容轉載自公衆號棒呆美本精選、新學說、七彩語文中學語文論壇、國際學校家長圈,由遠播國際教育獨家整理,轉載請註明來處。

播播的貼心TIPS:

插播一個小通知:爲了防止大家錯過每天的文章,建議各位家長把我們“設爲星標”!具體方法如下:

這樣就不會錯過播播老師每天的推送了哦~!

國際學校四大誤區熱度爆表的國際學校

老牌IB國際學校盤點藤校錄取的關鍵痛點

優秀國際學校教師真正的開學第一課

戳下方「閱讀原文立即購買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