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11日16点左右,另外一组暗访记者准备从娄底南站乘坐出租车前往汽车南站,却遭遇了拒载、加价、强行拼客的“一条龙服务”。8月9日上午10点左右,记者在福星路乘上一辆出租车准备前往娄底南站,上车后司机却表示需要加价三元,记者追问加价原因,司机理直气壮地回答:“别人都加五元,我只加三元,怕把你们吓跑了。

新湖南客户端见习记者 曾玉玺 龚雅丽 实习生 柳倩 李卓凡

前言:出租车是一座城市的名片,是外来游客及本地居民出行的优选交通工具,是展示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近期,湖南日报娄底分社却收到关于本地出租车违规操作的诸多投诉建议。为此,本社专门组织记者兵分两路对娄底市出租车存在的加价、拒载、胡乱拼车、违停等行为进行暗访求证。

上车加价:出租车去娄底南站加价成“惯例”

8月9日上午10点左右,记者在福星路乘上一辆出租车准备前往娄底南站,上车后司机却表示需要加价三元,记者追问加价原因,司机理直气壮地回答:“别人都加五元,我只加三元,怕把你们吓跑了!”

该司机坦言出租车去娄底南站加价或一口价已成为“惯例”,司机解释道:“娄底南站位置太偏,很难接到回头客,且娄底南站要求出租车必须到地下停车场下客、等客,那里停车要收费。”

记者调查|暗访:娄底出租车乱象

(娄底南站地下停车场规定:出租车停车2个半小时内免费)

为了验证出租车去娄底南站加价到底是个别行为还是“惯例”,记者在娄底南站出租车下客区外对往来的出租车乘客进行随机街访,共选取到10名有效被采访者,其中有5人被要求加价或一口价。

记者调查|暗访:娄底出租车乱象

被采访者之一的李先生,从山东来到湖南娄底做生意,在春园步行街周围拦下一辆出租车前往娄底南站。上车前,司机便喊出一口价25元,但该地去娄底南站的正常打表价格是20元左右。

准备乘高铁去往长沙的吴先生也遭遇类似情况。起初吴先生在五江碧桂园拦下一辆出租车准备前往娄底南站,司机给出一口价20元,吴先生认为价格不合理,改乘滴滴出行,最终产生车费16元。

记者调查|暗访:娄底出租车乱象

除加价外,还有强行拼客情况。8月14日下午13点左右,另一组记者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乘坐出租车前往娄底南站,司机给出不打表的一口价20元,但只行驶不到500米,司机便又在途中接了另外一位乘客,强行拼车。司机直言:“在市区一般不加价,但像高铁站这样较偏僻地方可能要加钱,因为很难接到回头客,如果下乡甚至加价10元到20元不等。”

拦的拒载:说好的“接客”呢?

8月11日16点左右,另外一组暗访记者准备从娄底南站乘坐出租车前往汽车南站,却遭遇了拒载、加价、强行拼客的“一条龙服务”。

记者调查|暗访:娄底出租车乱象

在娄底南站接触的三位出租车司机中,第一位出租车司机喊出一口价,在记者强烈要求打表后,直接拒载;第二位出租车司机表示“加多少好商量”,但必须加价才走;第三位出租车司机强行拼了一波客,才“勉为其难”让记者上车。对于加价的原因,三位司机出奇的一致:娄底南站距离汽车南站太近,不赚钱!

通过多次暗访,记者发现,夜间出行遭遇出租车加价乃至拒载的可能性更大。

当晚8时许,记者走在勤政街与娄星南路交汇处,一辆的士小心翼翼“凑”过来,在得知目的地是娄底南站后,师傅叫价20并声称不打表。在记者坚持只打表后,师傅扬长而去,没有一丝留恋。当晚,这种“加价”、“拒载”的情形连续上演了4回。

违规停车:禁停标志下开“车展”

违规停车是娄底出租车的一大“顽疾”。8月11日下午,骄阳似火,记者暗访娄底火车站、汽车站等地,发现诸多出租车违停情况。

在娄底火车站出租车待客区旁树立着几根禁停标志,然而就在标志下,却赫然停放着不少出租车辆。它们自成队形,却十车五空,车上的司机或下车拉客或另寻阴凉地避暑,只留禁停标志下的出租车独“享”日光浴,宛如一场出租“车展”。

记者调查|暗访:娄底出租车乱象记者调查|暗访:娄底出租车乱象

(禁停标志下的出租“车展”)

此外,记者在暗访过程中发现,有不少出租车无视交通规则,直接在马路中间停车上客。

记者调查|暗访:娄底出租车乱象

在勤政街与娄星南路交汇处,一辆出租车正停在马路中间,“耐心”的等客上车,身边的车辆呼啸而过,透露出危险气息,出租车却“气定神闲”。

假冒“出租”:违停路边 夏眠正酣

记者在暗访娄底汽车站时,路遇一辆“出租车”停放在路边的禁停标志下,右前侧车门大开,司机坐在座位上呼呼大睡。记者正准备拍下这一幕,却发现不对之处——该停放“出租车”没有车牌,再仔细一看,原来是辆假“出租车”。

记者调查|暗访:娄底出租车乱象记者调查|暗访:娄底出租车乱象

记者上前叫醒“出租车”司机表示要坐车,发现计价器根本没有接通电源。在记者追问下,司机才支支吾吾回答:“打表器坏了!”

随后记者上了另外一辆正规出租车,询问司机关于黑车假冒“出租车”的情况,该司机说:“假冒‘出租车’的黑车很多,根本没人管。市民要分辨是否是黑车,只要看车顶有没有出租车专属车灯。”

娄底市出租车还存在着其他违规行为:越实线变道超车;遮挡服务牌;右转道停车上客等等。

记者调查|暗访:娄底出租车乱象

(被微信支付码遮住的服务牌)

记者手记:“惯例”与“合理”之间,隔着一个“管理”

虽已过立秋,烈日却依旧无情。在几日针对出租车的暗访中,记者发现娄底市的出租车司机大多热情待客、善于交谈,容易给乘客留下好印象,但他们存在的诸多违规行为也应当引起重视。这些行为或许已成为出租车司机口中的“惯例”,但成“惯例”不等于有“道理”,违规行为不仅存在着安全隐患,且伤害着娄底市的文明形象。

娄底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已进入下半场,正是需要全体市民以“主人翁”姿态,齐心协力参与创建的关键时刻,出租车司机作为市民一员,其违规行为显然是对娄底创文工作的一种损害。当然,黑车假冒“出租车”等情况的存在,也暴露出城市管理者在监管方面的缺失。发现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从政府相关部门、出租车公司到司机个人,都需要提升认识、把准角色定位,都必须主动承担起各自的责任,毕竟,只有政府监管到位、公司管理有序、司机遵守规则,三位一体,才能从根本解决出租车违规操作问题。

[责编:曾玉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