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臨河“變廢爲寶”推進農牧業生產廢棄物利用

今年,臨河區以規模養殖場爲重點,着力抓好糞污源頭減量、過程控制和末端利用,不斷探索畜禽糞污利用、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地膜回收利用新模式,推動農牧業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一是畜禽糞污利用。目前臨河區有208萬畝耕地,通過採取種養結合、農牧循環方式,耕地完全可以消納全部糞污,糞污全量進行還田,打通糞污治理通道。

二是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臨河區具有豐富的農作物秸稈資源,農作物秸稈主要以玉米、向日葵、小麥秸稈爲主。2017年臨河區農作物秸稈可收集量約爲124.4萬噸,綜合利用量約95.79萬噸,綜合利用率約爲77%。預計今年綜合利用率達到80%以上。

三是地膜回收利用。臨河區依託內蒙古富康榮盛管業有限責任公司試行殘膜回收,企業在實施過程中實行誰銷售誰回收的“企業+經銷商+農戶”的回收模式。今年計劃回收廢舊地膜面積10.7萬畝,當季廢舊地膜回收率達到80%。目前已完成回收任務2.6萬畝。

(來源:巴彥淖爾日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