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25日,对整个东亚地区影响深远的朝鲜战争爆发了。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正式赴朝参战,“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成为一个时代的呐喊。作为新中国战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这场战争就像新中国出生时的一场洗礼,中华民族的自信、自尊和爱国主义精神与中华民族蛰伏已久的民族力量在这场战争中得到凝聚、得到爆发,关于这场战争的回忆也成为了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巨大推力。

抗美援朝:不容质疑的正义性

朝鲜战争本是一场国内战争,不管南北双方谁开了第一枪,都属于朝鲜的内政,然而朝鲜战争爆发两天之后,1950年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宣布已命令美军投入朝鲜战争,并派遣第七舰队控制台湾海峡,从此这场战争迅速演变成了一场国际战争。美国海军开进台湾,并控制台湾海峡更是直接打断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进程,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1950年11月28日,中国代表伍修权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对美国借口朝鲜战争而侵略我国领土台湾的行径批驳道:“各位代表先生,能不能设想,因为西班牙内战,意大利就有权占领法国的科西嘉?能不能设想,因为墨西哥内战,英国就有权利占领美国的佛罗里达?这是毫无道理的,不能设想的。”

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后迅速越过“三八线”,向鸭绿江推进,当美国把侵略战火烧到我们的国境时,中国的国家安全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为了新中国的独立和自由,中国只好不顾国内百废待兴的局面,毅然出兵,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在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革命历史中,有许许多多朝鲜志士的身影。来自朝鲜的音乐家郑律成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作曲者;崔庸健曾经与叶剑英元帅一起参加广州起义;武亭曾经与朱德元帅并肩战斗,他参与了红军炮兵的创建,被称为“红军炮兵之父”;在解放战争中,著名的李红光支队曾经在东北战场上让国民党军队闻风丧胆;在著名的四保临江战役中,借道朝鲜运送伤员和物资成为了人民军队取得胜利的关键。

作为朝鲜人民的长期革命战友,当朝鲜人民同外来侵略者与干涉者进行斗争的时候,中国对朝鲜表示支持并提供援助无疑是合乎逻辑、理所当然的事情。在这场战争中,中朝军队所面临的对手号称“联合国军”,但从中国的角度而言,这场战争完全是一场保卫自身领土完整和安全,支援革命邻邦反对外国侵略和干涉的正义战争。

国家威慑从此建立

战略威慑包含三个因素:实力、决心和让别人知道。对于一个大国来说,具备危机升级的能力是建立其国家威慑的必要条件。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后,尽管中国政府一再通过印度驻华大使向美国传达信息:中国不会对美军越过“三八线”的动向坐视不管,但是美军却完全不在乎中国发出的声音。

在当时的美国看来,刚刚摆脱国内战乱的新中国无疑还不具备成为自己对手的资格。但中国出兵朝鲜之后,一切就变了。中国身经百战的革命军队用两次战役就将战线重新推进到“三八线”附近,让美军遭遇了二战之后最大的败绩,这让世人见识到了中国的实力;中国政府毅然决定,即使没有苏联空军的支援,中国也不会坐视友邦沦陷,这让世人见识到了中国的决心;在长期国内革命中积蓄的民族力量、民族精神终于通过朝鲜战争被世人所知。中国的国家威慑正是在这场战争中打出来的,新中国的国家形象、国际地位也无不以此为滥觞。

普通士兵创造了历史

作家魏巍通过自己亲眼目睹的事实写成了脍炙人口的著名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从此“最可爱的人”成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称号,从此志愿军战士的精神成了一代代中国人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正是这群最可爱的人,他们靠着几块缴获的方糖就能一夜急行军145华里;正是这些普通的战士,能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里,光着膀子坚守阵地;正是他们从鸭绿江一直打过“三八线”,扭转了战局,创造了朝鲜半岛乃至整个东亚地区战后的地缘政治格局。

60年过去了,朝鲜半岛三千里锦绣河山仍然盛开着紫红色的金达莱,这些弱小但美丽的小花正像60年前牺牲在朝鲜的十几万中国将士,用他们怒放的生命映红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

60年后的反思

在本期特别策划中,专家们通过自己的学术视野向我们全面展现了这场冷战中的“热战”的全球影响:这场战争造成了中美关系的持续紧张和东亚地区“热战”不断,但却使不再发生大规模战争成为中美两国的共识,使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更加明白彼此的战略底线。从这一意义上说,朝鲜战争无疑是以地区“热战”的形式减少了全球“热战”发生的几率,从而巩固并维持了全球的冷战,使全球冷战格局稳定下来并发展成熟。60年一甲子。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作为这场战争的参战方、停战协议的签字方与朝鲜半岛的近邻,中国无疑希望看到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统一的朝鲜半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