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以下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大盤簡述

今天大盤加速趕底,上證收盤大跌2.94%,收報2486.42點,失守2500點大關,再創四年新低。兩市合計成交僅有2397億元,行業板塊全線下跌。

A股最缺的不是熱點,不是資金,而是“信心”!牛熊輪迴,只要不退市,沒有隻漲不跌的股票,更沒有隻跌不漲的股票。

消息方面

1、證券日報:回購成上市公司穩股價的重要手段。當前A股估值已處於底部區域,上市公司頻頻回購自家股份。

2、7家券商跨境業務獲批,券商加速佈局境外業務。

3、馳援上市公司不止深圳!廣州、北京緊隨其後拿出方案。

技術方面

有分析人士認爲,縱觀整個A股20年的平均成本線,2013年最低點1849點,2014年最低點1974點,都在20年均線止跌。目前距離20年均線2427點僅有60點距離,不排除真正大底快到了。

上證指數年線圖

今天(10月18日)午間,又有三家公司提出兜底增持倡議,東華軟件巴安水務巨人網絡發佈公告,承諾公司員工2018年11月18和11月5日期間完成淨買入,連續持有12個月以上,若股票產生的虧損將得到補償。巨人網絡回購價格不超過25元/股,回購資金總額不超過20億元(含)且不低於10億元(含)。

越聲投顧()研究團隊根據數據統計,整理出了近1年(1月2日—10月18日)兜底增持的個股。據統計,有45家上市公司參與兜底增持計劃,今年以來,跌幅居前的有神州長城東方海洋中來股份長城動漫得利斯等,股價年初至今均已跌幅超50%。

今年以來跌幅超40%的兜底增持個股

研究團隊根據數據統計,整理出了近半年(4月19日—10月18日)回購金額居前的個股。據統計,有256家上市公司參與回購計劃,在已實施回購公司中,有30多隻個股回購金額均已超過1億元。其中美的集團均勝電子回購金額超15億元。

已回購資金超1億元的個股(時間:4月19日—10月18日)

(數據來源:同花順

回購和增持有什麼不同?

相同點利好。股東看好公司發展,按加倉的資額可以看出對公司信心程度;增加控股權;

區別回購是指上市公司用的閒置的錢去二級市場購買股票,然後銷掉, 對股東來說,股權分量增加了;增持是指上市公司股東用自己的錢去二級市場購買股票。

直接體現在總股本上

增持:高管增持股票的行爲,它只是上市公司流通籌碼的一個轉換過程。是不增加也不減少總股本的。最多是產業資本和高管增持公司股份後有鎖定期,公司一段時間內增加了“死籌”的可能。

回購:回購股份後有的是註銷掉,有的是“藏”起來。均是減少了公司的總股本。減少了公司股本,相對應就直接影響就是提高了“每股收益”。

經過一段時間下跌後,如果被增持和回購的上市公司越來越多,也說明市場的機會越來越近了。研究團隊建議投資者對回購或兜底增持概念股可放入自選股,結合業績、資金和消息綜合判斷多加關注進行研究。但同時提醒投資者,董事長只兜底的是自己公司的員工,建議廣大股民理性操作分批建倉。

後市看法:分析人士認爲大盤在不斷下跌再反彈再下跌的過程中,驗證了“反彈不是底,是底不反彈”的調整邏輯。物極必反,行情一定會在絕望中誕生。無視一切利好的調整,就是完成加速趕底的過程。理性看待市場,別情緒化宣泄,投資者在個股選擇上必須要放眼未來,要有長期投資的思想準備。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