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趣說史事

歷朝歷代有很多的農民起義,也有很多的暴動抗議,這些平民百姓組織的活動無非就是因爲當朝皇帝治理無能,沒有給百姓一個穩定的生活,所以有識之士和有追求有膽量的百姓首領就組織這樣的活動來追求美好的生活。

圖片均源於網絡

但有的時候農民起義還可能是天災人禍導致的,就比如蝗災,很多地方遭受蝗災之後,人們就開始過民不聊生的日子,生活苦不堪言,有的皇帝就會打開國庫救濟百姓,而有的皇帝只顧着自己享受,對民間不管不顧,這樣的情況下就容易爆發農民起義。

唐末蝗災是比較著名的一件農民起義事件了,當時蝗災非常的嚴重,蝗蟲經過的地方基本上沒有一草一木能夠活下來,糧食根本不可能有一點點的殘存,人們的日子苦不堪言,但當唐僖宗問大臣蝗災情況時,這些虛僞的大臣卻說“蝗蟲雖然來了,但是皇帝洪福齊天,它們只抱着樹幹咬,對糧食完全沒有威脅”。

但是,實際上,蝗蟲連人肉都喫了,蝗蟲喫小孩據說是一會會就變成了一堆白骨,這樣的形容可能有點誇張,但是還是可以想象到這樣的情況有多可怕。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有人實在忍無可忍,這個人就是黃巢,他率領着百姓開始了農民起義,成爲壓死唐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明朝末年崇禎帝時期,在中原地區和西北地區也爆發過有史以來非常嚴重的蝗災,面積非常大,而且維持時間也非常的久,連續爆發了四五次,但是當時明朝連年打仗,國庫虧空,所以根本沒有能力救濟百姓,皇帝也是有心無力。

當時闖王李自成久打着“均田免糧”的口號率領百姓進行了農民起義,全國各地都有人響應,所以這場農民起義的規模是非常的大大,當然影響力也非常大,一切也就進行得比較順利。

從上面這些事情可以看出,蝗災來臨就算是皇帝有心救濟百姓,但是國庫能力不足也無濟於事,故而平時在整治國事戰事的時候還是要不斷的充實國庫纔行啊。轉眼看現在,蝗災基本不存在了,蝗蟲也不是很常見了

還是現階段各項技術都比較成熟,所以對於治理蝗蟲也算是都比較有能力,不管是藥物防治、化學防治還是物理防治都有很不錯的效果,因此蝗災也就消失不見了,甚至還要靠人工養殖,才能在餐桌上重見它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