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30款補鈣產品比較試驗結果。試驗報告指出,樣品間的含鈣量最大相差2.5倍,且顆粒偏大,不方便吞嚥,咀嚼片口味有待改善。

據介紹,試驗的30款樣品分別從網購平臺、北京市藥店、直銷產品實體店等渠道購買。主要針對鈣、維生素D2和D3、氨基葡萄糖鹽酸鹽和硫痠軟骨素等4項指標,委託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綜合檢測中心完成。

結果顯示,30款樣品中,含鈣量最高爲553.5毫克每片,最低爲129毫克每片,差距較大。在26款需要吞服的樣品中,21款樣品的規格在1克到1.25克之間,顆粒偏大,4款口含或咀嚼的鈣片,口感略顯粗糙。

從標稱的配方看,有21款樣品含有鈣和維生素D3;有9款樣品是鈣、氨糖和硫痠軟骨素。相比較,添加氨糖和硫痠軟骨素的9款樣品平均到每片價格是1.86元,另外21款樣品平均每片的價格是0.97元,相差近一倍。

此外,其中14款樣品標稱是營養素補充劑,均明示具有補鈣的保健功能。但按照相關法規,營養素補充劑不得進行功能聲稱。

中國消費者協會建議:消費者購買時考慮顆粒較小的、吞嚥型的補鈣產品。特別建議中老年人定期到醫院進行體檢,檢查是否缺鈣以及骨關節狀況,在醫生的指導下補充鈣質,要適當補充氨糖和軟骨素。另外,注意補鈣適量,有研究顯示,通過膳食攝入鈣達到每天1350毫克是安全的,但是總鈣的每天攝入量超過2000毫克就會產生健康危害,造成疾病風險。

( 來源:健康報網 王瀟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