厍弆村位于会宁县大沟镇,是当地有名的“杏花村”,每年春天杏花竞相开放,成为当地一景。但是,大片的杏林并没有直接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如何走出大山沟?如何脱贫致富奔小康?是当地村民和政府一直思考的问题。

  据了解,会宁县大沟镇是甘肃省深度贫困乡镇,厍弆村是深度贫困村。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厍弆村深度挖掘自然、历史、人文等资源,充分发挥杏林、古堡、有机蔬菜等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大沟镇党委书记马宏江介绍,厍弆村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适宜种植有机农产品。从去年11月份开始,当地党委和政府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共建造了1200座蔬菜大棚,户均4座。现在,每座大棚平均产值6000元,预计到明年每座大棚的年产值能达到20000元。对于当地贫困村民来说,有了这些蔬菜大棚,摆脱“靠天吃饭”的命运不再是梦。

  在推进蔬菜产业的同时,大沟镇走多元营销促增收的路线,充分挖掘北宋时期的通安古城和清末民国初期的古堡文化,努力创建专业旅游村,使游客在游览百年古堡中感悟世事沧桑,在“状元人家”读懂乡村孩子成长成才的艰辛,在石磨体验中体察岁月年轮。

  “以前外出打工,每月能挣三千多,现在来的游客多,在家办个农家乐,每月也能挣三四千,还能照顾家里的娃娃上学,而且蔬菜肉类都是自己产的,绿色又健康,不用担心成本的问题。”村民李庆明现在是一家农家乐的老板,说起这两年的变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据了解,厍弆村此前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22户1431人,2014年至2017年累计脱贫187户813人,脱贫率56.8%。全村现有贫困户145户618人,预计2018年脱贫70户318人。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责编:ysf001]

  免责声明

  来自:新华网

  “会宁网”尊重文章、字体及图片的作权益,与粉丝共同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会宁县通宁街(南关十字向东200米)

  电话:0943-3222030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