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最顛覆傳統認識的思政課堂

最直擊熱點難題的理論對話

高顏值學院派男神犀利解讀

北大各院系本碩博學生全覆蓋

萌新和大咖的正面交鋒

港澳臺學子傾情加盟

北京大學思政熱點面對面

給你好看

視頻:思政熱點面對面預告片

爲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充分展示北京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重要創新成果,引領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發展,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推動思政課立德樹人任務的落實。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攜手北京大學黨委宣傳部,推出一檔對話類電視思政課節目——“思政熱點面對面”。

2019年3月25日起,該節目將在北京大學新聞網、北京大學官微、北京大學電視臺、北京大學頭條號、北京大學澎湃號、北京大學官方抖音號等平臺以全媒體的方式隆重推出。

Q:

北大思政熱點面對面什麼樣?

A:

爲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3月18日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北京大學隆重推出思政熱點面對面全新欄目。

第一季將推出18期,每期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的一個關鍵詞,如全面依法治國、全面深化改革、以人民爲中心、人類命運共同體、新發展理念、美麗中國、全面從嚴治黨等展開。

節目採取對話討論方式,由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精心挑選出的8位中青年學者擔綱。

來自全校20多個院系的50多位本科生、碩士和博士生同學(包括港澳臺學生)共同參與。

每期均有一位馬克思主義學院老師與三位同學參與,其中一名同學爲主持人。不同院系學生與老師在節目中交流討論問題。

分集介紹

3月25日起,北京大學思政熱點面對面將推出第一部分:第一集 - 第六集。

1 .

全面深化改革的提出標誌着中國改革開放進入新的重要關頭。

這一集重點探討的問題是:如何理解“改革是中國的第二個革命”?改革的對象究竟是什麼?如何看待改革開放進程中出現的代價?如何看政治體制改革的進展?“頂層設計”的提出是否意味着“摸着石頭過河的終結?先富還能帶動後富、實現共富嗎?推進共同富裕的具體舉措有哪些?改革開放進程中的年輕人應該有什麼樣的期許?

主講老師:陳培永,哲學博士,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員、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2 .

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

本集關注的焦點問題包括:從“依法治國”到“全面依法治國”的轉變意味着什麼?憲法的不斷完善和調整會不會使依法治國失去參照?如何理解和看待法律中不合情理的部分?“法和情”如何取捨?怎樣看待根深蒂固的“特權思想”對全面依法治國的影響?社會上某些案件的判決是司法的進步還是輿論的綁架?知識產權保護是否是發達國家剝削髮展中國家的手段?

主講老師:張會峯,法學博士,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3 .

以人民爲中心,民族偉大復興的表達。

這一集的主要內容是:如何從更深的學理層面理解以人民爲中心?以人民爲中心爲什麼是中國共產黨的政黨特色?中國古代的“民本主義”思想與“以人民爲中心”的區別在哪裏?如何理解“以人民爲中心”中的“人民”概念?“人民”的具體範圍是什麼?“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和“以人民爲中心”這兩個“中心”的關係是什麼?如何平衡人民內部不同羣體之間的利益衝突?

主講老師:宇文利,法學博士,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副院長、博士生導師。

4 .

中國夢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形象表達。

這一集重點探討的問題包括:如何看待中國夢的本質?中國夢的目標是什麼?中國夢和美國夢有何差別?作爲國家夢想的中國夢和個人夢想之間是否有衝突、二者能否統一?中國夢是不是擴張夢、霸權夢?如何理解中國夢和中國精神的聯繫?中國夢對普通老百姓的意義是什麼?

主講老師:宋朝龍,法學博士,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員、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5 .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提出,體現了中國“國強不霸,與鄰爲伴,共同發展“的全局性視野和勇於擔當責任、分享中國智慧的大國形象。

本集重點探討的問題包括:如何看待美國的“退羣”與中國的“進羣”?中國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客觀必然性是什麼?中國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獨特優勢是什麼?社會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如何“命運共同”?提供國際援助會否影響國內民生建設?如何防範大國外交中自欺欺人的觀點?如何區別人類命運共同體、經濟殖民主義與新帝國主義?如何澄清國外媒體對中國的誤解、講好中國故事?

主講老師:陳培永,哲學博士,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員、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6 .

深入協商是民主的真諦,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提出拓展了民主形式,豐富了民主理念,是對人民民主的新創造。

本集重點探討的問題包括:什麼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如何加強公民參與民主協商的意識?如何處理黨的領導與協商民主的關係?協商民主與票決民主、代議民主、對抗民主有何不同?協商民主會否淪爲“花瓶”?踐行協商民主的途徑與形式是什麼?協商民主的實踐會遇到哪些困難?協商民主如何促進社會全面進步?

主講老師:張會峯,法學博士,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北大思政課,有什麼不一樣?

1

問題導向

節目分爲視頻講解、老師解讀和解答同學疑問3部分,重點解答青年大學生在思政課學習中的疑難問題。

每一期節目錄制前,都在全校徵集相關主題的題目,根據關注度篩選作爲問題。

同學們聯繫自己日常學習、生活的實際,結合國內外大事的熱點、難點和疑點暢所提問。

這種師生共同參與、一起討論問題的形式,在思政課節目上尚屬首創。

2

內容爲王

節目注重內涵式發展。透過文字的表象挖掘闡釋其內在的思想,對熱點現實問題進行哲理透視,用深刻理論來回應熱點難點問題,用生活的語言來表達厚重的思想。

老師們以犀利的語言、生動的比喻,將理論寓於鮮活的案例中,做到了以理服人、以思想育人,充分展現了思想的魅力。

3

顛覆傳統

節目力求打造顛覆傳統認識的思政課堂,呈現不一樣的精品思政課。

注重思想,直擊熱點;回應難題,解疑釋惑;幽默生動,新穎靈活。

原來思政課可以這樣上!更多驚奇、驚喜和驚豔,在“思政熱點面對面”,等你來發現!

4

知行合一

參與課程的同學們紛紛表示,這種形式親切自然、真實有趣。

“把抽象的理論從書本中拽了出來,融入到了現實中”,切實解答了他們實際中的疑惑,解決了傳統的思政課相對枯燥,有時甚至與生活實踐脫節的問題。

北大思政課,與你相約!

視頻出品:北大電視臺

編輯:吳星潼、鮑佳音、孫治宇、賴鈺

排版:文婧

責編:以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