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倫敦大橋並沒有塌下來!

悉尼 -- 臺北 7255公里,9個小時

臺北 -- 倫敦 9779公里,13個小時

花了21個小時,餅妹從南半球的冬天到了北半球的夏天。

這並不是我第一次去 歐洲 ,但這是我第一次去 英國 。這一次行程並沒有計劃去別的國家,因爲時間緊湊,於是就只選定了 英國 。大致的行程安排是這樣的:

7月7號 - 7 月13號: 倫敦 

7月14號 - 7月16號: 愛丁堡 (請看 愛丁堡 的遊記)

7月17號:離開 倫敦 

本文中推薦的景點不多,我就挑了一些經典的來分享。如果大家對 愛丁堡 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我 愛丁堡 的遊記喲~謝謝大家支持!

簽證 、機票、英鎊、交通、電話卡、退稅

*簽證*

餅妹申請的是standard visitor visa,也就是旅遊簽證。簽證有效期爲半年,也就是說半年之內你要計劃去 英國 。入境之後起的180天內可以多次往返 英國 。如果還要去 歐洲 其他國家的話,請記得提前申請好 申根 簽證。

*機票*

機票是由Sky Scanner上定的,因爲當時中華航空有搞促銷活動,於是餅妹在 臺北 轉了機,降落機場是倫敦 的蓋特威克機場(Gatwick),並不是希思羅(Heathrow)。後來在飛機上跟空乘聊天才知道 臺北 到 倫敦 的直飛航班最近才重新開通,怪不得價格比較便宜。大家如果沒有什麼特別的需求,直飛或者轉飛都隨意,本人強烈建議直飛,轉飛太累了,到了目的地就沒什麼精神玩了。

*英鎊*

英鎊我是在 悉尼 機場換的,我實際拿到的英鎊比我在網上查到的要少很多,當時急着趕飛機的我沒有多顧慮。後來不甘心,到了gatwick機場後,問了問機場內的換匯櫃檯,結果也是差不多的數額,瞬間我的心理就平衡了,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先在銀行換好。 英國 很多餐廳商店都可以刷信用卡,大型的outlet更是可以刷銀聯,只不過你要提醒服務員你要刷銀聯,否則一般默認爲visa或master. 

需要注意的是, 歐洲 的公共廁所是需要50 cent到1英鎊或者歐元的,需要自備零錢。如果你想省這些不必要的錢,那麼在就餐時或者是在博物館以及其他景點時就趕緊用免費廁所。

*交通*

英國 的公共交通主要是公交,underground(地鐵),overground(陸上鐵路)和National rail (長途火車)。公交地鐵都可以使用oyster card(生蠔卡),5英鎊的押金,每個站臺都有充值的機器,但是不接受面值爲50英鎊的紙鈔,所以建議大家先提前換好零錢。進站和出站時滴一下卡就可以了,每天的費用最高爲6.4英鎊,超過之後再就搭乘就不會再扣錢。

*電話卡*

電話卡我推薦Giffgaff,不推薦3。朋友用的是3,很多地方都收不到信號,但是giffgaff信號反而很穩定,giffgaff是沒有實體店的,所以出行前一到兩個禮拜可以上他們的官網預定,sim卡就會送到你們家。20英鎊一個月就有無限流量, 英國 境內打電話和短信也是不需要另外付費,都包含在套餐裏。sim卡到了之後可以提前一晚在網上註冊激活套餐,下了飛機就可以直接用網絡啦!

*退稅*

具體的退稅流程我就不多說了,在奧特萊斯全都有 中國 售貨員和中文指示。提醒大家,如果你是從希思羅機場離境,麻煩預留至少4小時的時間,因爲根據朋友親身體驗,晚上10點半的飛機,他5點半到,光是排退稅的隊伍就排了一個半小時.....此後他表示非常無語  

但是餅妹是從gatwick離開的,不是開玩笑,退稅處門口連個人都沒有,只有海關蜀熟靜靜地坐着....因爲希思羅有很多大公司的航班都在那裏起降,所以人流量會非非常之多,所以大家請做好心理準備。

倫敦有啥玩?

1. 白金漢 宮衛兵交接儀式

儀式舉行的時間爲早上11點,可以從 白金漢 宮的官網上查到交接的日期。

https://changing-guard.com/dates-buckingham-palace.html#/ 

恰逢旅遊旺季,加上我們去得也晚了,找不到比較好的位置,只能是把手機和相機舉高高。衛兵齊步走的場面還是很有 英國 特色的,值得去看一看,但是要提前找好位置,否則什麼都看不見。從照片裏也看到了路邊全是人。

這是 白金漢 宮的周邊紀念商品店,柯基玩偶簡直萌到爆炸,當下就想買一隻帶回家。後來在 劍橋 遊船的時候看到兩個小朋友一人拿着一隻時,我就後悔沒有買下來了....

2. Regent Street (攝政街)

這是一條商業街,所謂商業街呢,也就是步行街,所謂步行街呢,也就是要剁手的地方。

去的時候剛巧遇上summer street活動,整一段路都被封起來不讓車進,所以大家可以隨意逛,幾乎每家店都擺出了打折的廣告,那還不趕緊買買買?

路中間呢,則會有一些小喫攤和一些街頭藝人的表演。買不起,我還不能嘗一嘗小喫聽一聽音樂嗎?!

除了Regent street之外,還有兩個地方也很好逛,一個叫oxford circus,一個叫bond street。夏季是打折季,如果你碰巧在 歐洲 ,那麼你就不要放過這個機會啦!

3. 倫敦 塔橋

首先呢,大家要分清London Bridge( 倫敦 大橋)和Tower Bridge( 倫敦 塔橋)是兩座不一樣的橋(我當初就以爲london bridge就是那個明信片上的橋)。最出名的則是藍色的Tower Bridge - 倫敦 塔橋。而倫敦 大橋則是一條比較普通的水泥橋,兩條橋是互相平行的,可以坐地鐵到london bridge站下,然後朝着塔橋的方向走過去,沿路可以在 泰晤士 河邊與塔橋拍照。

塔橋的橋中間的兩邊是可以向上打開的,有比較高的船駛過時,它就會兩邊同時向上打開讓船通過。

3. 倫敦 眼與大本鐘

從2017年起的4年間,大本鐘都會處於維修狀態,這四年間你看到的景象就會如下圖。非常沮喪。

離大本鐘不遠,就是同樣出名的 倫敦 眼,其實就是一個摩天輪。我相信愛旅遊的大家,摩天輪肯定也坐過不少次了,如果大家覺得票價偏貴,但又想看到 倫敦 夜景的話,可以選擇上Sky Garden的去觀賞夜景,還可以喫個晚飯喝個小酒。

4. 國王十字火車站 (King's Cross Station)

這是一個因哈利波特而出名的火車站,同時它也是 倫敦 衆多火車站中一個比較重要的站,爲什麼呢?因爲跟國王十字一同存在的另一個St Pancras international是一個可以搭乘國際鐵路的火車站,你可以從這裏搭乘 歐洲 之星去往其他國家 比如 法國 和 荷蘭 。

說到國王十字和哈利波特,怎麼能不來這個9 3/4站臺拍照呢!看過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朋友們一定知道這個站臺!它的旁邊還有一個周邊商店,裏面出售的物品大部分都是在電影裏出現過的!而且很多條地鐵線都可以坐到這裏再轉其他的線路,非常方便。

但!是!

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拍攝場景...每天都有人排隊拍照,不要看我的照片裏沒拍到人,殊不知照片以外,有一條長長的隊伍在等着與這個小推車拍照....晚上9點之後就不能拍照了。

周邊商店裏出售的小說

5. Stonehenge & Bath (巨石陣 & 巴斯 羅馬 浴場)

說到 英國 ,怎麼可以不去巨石陣呢?

餅妹在去之前搜索了關於巨石陣的資料,結果出來的是,

問:“巨石陣值得去嗎?”

答:“不去終生遺憾,去了遺憾終生”

......

那,還要去嗎?

當然要去啊!飛了20多個小時腳都腫了纔來到 倫敦 ,如果不去巨石陣那我的機票錢豈不是白花了。

巨石陣的遊覽一般是以一日遊的形式進行的,大家在Tripadvisor,窮遊或者馬蜂窩都可以找到這些一日遊的項目,一般是巨石陣+ 巴斯 羅馬 浴場的形式來出售。我們比較了很多,最後在tripadvisor上買了。其實形式都是差不多的,有大巴載你到景點門口,然後給每個人分發一個多語言的語音導覽機,每到一個導覽點,你就點擊相對應的數字便可以聽到詳細的講解。

夏天去巨石陣請注意好防曬,oh不,是在 倫敦 的每個角落,都請大家注意好防曬。

雖然說就是幾個大石頭,但是如果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還是會覺得很有趣,而且我也會好奇以前的人是如何把幾噸重的巨石抬上去的。

下圖中有一個數字6,那麼你就在這個地方停留,然後點語音導覽機上的6號鍵,就可以聽到講解了。

巴斯 其實是一個充滿了 羅馬 風格的小城市,這個城市還有自己的大學。最出名的一個景點就是 羅馬 人浴場了。這裏 羅馬 帝國時期的一個浴場,那時候的貴族才能使用,溫泉、桑拿房和Spa一應俱全。但是這綠油油的水大家就別碰了。

從 羅馬 浴場出來,你就會看到真正的 巴斯 小城的風光,是那種懶懶的下午配上暖暖的陽光的感覺。

很典型的 歐洲 小鎮,全是舊時古建築,人們在教堂門口的綠蔭下乘涼聊天,享受着漫長的夏季時光。

6. 劍橋 小鎮 

當時在 劍橋 和 牛津 之間想了一下,如果要選的話,要去哪一個好呢?

其實答案很明顯,當然是要去有“再別康橋”的 劍橋 啦!

事實證明,我們的選擇是對的!

從國王十字坐火車50分鐘就可到 劍橋 站,出了站不遠處,就可以租自行車!強烈建議大家來租自行車遊玩啊。12英鎊可以租四個小時,對於當時的我們,時間絕對是夠的了。

不知爲何,一上自行車,我們就好像忘了要用google map...一路傻傻的看着路標,感覺路不對了,就問問路人..而且也看不懂地圖,真的是懵逼了..

有了路人的指引,騎了大概10分鐘左右,我們就到達了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這是 劍橋 大學一個標誌性的建築羣。進去是要門票的,在入口處對面的遊客中心(Visitor centre)就可以買到。在裏面走一走,拍一拍照,不知不覺就會走到 劍河 邊,會看到許多小船以及邊划船邊講述 劍橋 故事的船伕。

這是 劍橋 小鎮的街景,從圖片裏可以看出,除了轎車,學生和當地人的主要交通方式就是自行車,所以我也建議大家可以租一輛自行車,在小鎮中穿街走巷。

這是在遊船上拍到的數學橋,數學橋是 劍河 衆多小橋中唯一一座木製的橋。

陰天時的風景永遠都比不上有陽光藍天作襯托的畫面。

隨着船伕小哥的英式口音,我們也瞭解到了許多河岸邊不同學院的歷史,如果聽不懂也沒關係,就是在船上吹吹風,看看景,也是非常愜意的。小哥也提到了 中國 詩人徐志摩曾在這裏學習的事,我也一直想去找找看“再別康橋“的那塊石頭,只是奈何時間不夠,所以就留了個遺憾。

我們去的時候剛好有一對新婚夫婦在學校裏的教堂舉辦婚禮,說不定他們兩個是同學呢哈哈。(學霸與學霸的結合)

7. Borough Market 

這是一個在 倫敦 當地非常出名的農貿市場,裏面除了賣生鮮蔬果、芝士奶酪以及品種多樣的乾貨,還有很多有特色的小喫。門口有一家 意大利 餐館,只需要花6英鎊就有一份美味的 意大利 面,週末去的時候都會排着長長的隊伍。

Borough Market不僅僅吸引本地人,也有很多遊客聞名而來。

這一家的手衝單品咖啡店的門口也是人羣湧動,忘記拍店名了,這張照片還是我在被告知不能拍照前拍下來的,不知爲何不能拍照。但是他們的單品咖啡的確很好喝,而且也有散裝的豆子出售。對咖啡感興趣小夥伴們,可以來嚐嚐看,

大鍋煮的 西班牙 海鮮飯,光是看着就流口水啦啦啦啦,愛喫東西的我不可能放過的!

英國 的生蠔跟澳洲的生蠔有的一比,本來還想喫海膽,但是7月不是產海膽的季節,所以沒能嚐到,聽朋友說 英國 的海膽腥味比較重。生蠔一隻的價格是2.5-3英鎊左右,擠上檸檬,非常鮮甜。

8. Sky Garden (空中花園)

空中花園所在的建築物也是 倫敦 的地標之一,這棟樓已經被李錦記買下來了。

想要上去空中花園參觀是免費的,當然,如果你想在這裏看日落和夜景的話,也是可以在網上提前與餐廳預定位置。室內種滿了花和綠植,挺特別的設計。若沒有在打算在這裏喫晚飯,坐電梯上來拍拍照看看景也是不錯的。(反正又不要錢)

如何餵飽你的肚子?

除了玩,當然少不了喫。其實 倫敦 有很多美食,不知道爲何別人一直說 倫敦 是美食沙漠。如果你問我, 倫敦 哪裏有好喫的中餐,那不好意思了,我的美食推薦裏沒有中式的餐廳  ,推薦的餐廳不多,但都值得去試一試。

1. Kensington Hotel美女與野獸下午茶 (少女心滿滿!)

The Kensington Hotel 109-113 Queen's Gate, South Kensington 

SW7 5LP

這一家我是在網上看到的,當下在網上訂了位。提醒大家一下,如果你想特地去嘗試一些美食,那麼能提前訂位的話,最好就訂。因爲有一些餐廳會要求你有預約才能進去。

看過美女與野獸這部電影的小夥伴應該都認識這些角色吧! 茶杯媽媽和小茶杯! 其實英式下午茶裏應該是要有scone(司康) 的,但是因爲電影裏出現的麪包是法棍,所以餐廳就用了法棍,口感也不錯。其他甜點太甜,餅妹不是那麼喜歡。但是茶特別清香好喝,可以換不同的茶來嘗試 。

(畢竟一個人要42英鎊,多喝幾種茶才能不那麼心痛)

當然還有更多的出名的英式下午茶可以選擇咯, 比如 The Ritz, 去這一家喫的話,男生是要穿襯衣和打領帶的喲。

2. Duck and Waffle

Heron Tower, 110 Bishopsgate, London EC2N 4AY, UK

這一家也是需要提前網上預定噠。他們家比較出名的就是鴨肉和華夫餅的組合。而且這家餐廳還是24小時營業,位於高層的位置還可以欣賞到城市風景。鴨肉和華夫餅的組合的確是有創意,我愛喫!!

Egg Benedit (班尼迪克蛋)

3. Flat Iron

Flat Iron因11英鎊牛排而出名。說白了就是又便宜又好喫。而且有幾家分店。

當時我看網上說這牛肉是澳洲過來的....然後我就在想了..我爲什麼大老遠從澳洲飛過來然後到頭來還要嚐嚐看澳洲的牛肉呢?

第一次晚上7點鐘左右到的時候,說要排隊2個半小時............我纔不要排隊喫澳洲牛肉....

第二次下午4點鐘去,哼,我就不信還要排隊。哈! 真的不用排隊.....

好吧~_~

既然比較便宜,那我就去嚐嚐看好了。我自己覺得medium rare(大概是5成熟的樣子)的牛排是剛剛好的,可以嚐到牛油的味道,肉質也是不錯。大家要去的話請避開晚餐高峯期。

3. Mango Tree 泰式料理

這一個餐廳也是有多家分店的,大家可以去嚐嚐看,價格稍微偏貴了點,但是味 道真 的是不錯的。特別是他們家的烤羊小排,那叫一個嫩呀!

4.Burger and Lobster( 漢堡 與龍蝦)

這是一家網紅店,分店也很多,我看很多去 倫敦 玩的小夥伴們很多都推薦。經典組合就是牛肉 漢堡 和小龍蝦啦, 龍蝦可以選擇蒸或者烤,我們兩種都點了,覺得蒸出來的更有鮮味。

5. Shake Shack ( 美國 來的快餐店,比麥當勞的要好喫!)

6. Dishoom(連鎖 印度 菜,就連 印度 人都稱讚的味道)

7. Nando's (連鎖 墨西哥 烤雞店,這個其實澳洲也有,只是我看很多人都推薦去喫,一開始還不懂這個哪裏好喫了,因爲在澳洲本地不是那麼受歡迎。結果後來嚐了,發現的確比澳洲的好喫哈哈!)

8. Gordon Ramsay ( 倫敦 五家米其林 三星 的其中一家,我們提前一個月定了位,有心的朋友可以去試試看)

最後的最後

文章中沒有提到住宿是因爲我是借住在朋友家滴,所以就沒有什麼特別推薦的,提醒大家就是,有空調的酒店,都蠻貴的。

總體來說,這一趟旅行下來,我發現 英國 的物價尤其是交通這一塊特別的貴,而且很多地鐵都沒有空調.....所以大家可以想象快要30度的天氣在悶悶的地鐵裏待個幾分鐘,上下班高峯期人多的時候...那個味道慘不忍睹...除此以外,我還是感受到了這座城市充滿了文化氣息。但我發現自己更喜歡跟大自然接觸,喜歡那種看到滿眼綠的時候的那種平靜。所以啊,我們選擇了去 愛丁堡 看看! 

本篇遊記共含6257個文字,50張圖片。幫助了6183倫敦遊客。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