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让中国经历十分耻辱的近代史,所以清朝的口碑在现在人中一直非常不好。众所周知,满清政府是关外的游牧民族,后来逐渐发展壮大之后才取代了汉人政权明朝,成功入驻中原大地。在清朝统治的几百年时间里,确实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还导致了整个政权被推翻,但是在民生方面的健全发展是有些朝代所不能比的。清朝在基层的农民中拥有一定的口碑,因为清朝在刚入关的时候就向天下百姓承诺,绝对不会因为人员的增多就是额外增加税收。

也许是因为满清是从关外进来的对于农业是相当的重视,又或许是因为受到明朝末年农民起义的启发,不敢向农民多收税。因为这些原因一直到清朝末期,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清政府也没有向农民增加赋税。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不增加赋税的情况下,清政府每年可以收到将近三千万两白银的税收。这笔钱在清政府不打仗的情况下完全够用,但是大家都知道,清朝晚期不仅皇宫内部奢靡至极,而且还要面对列强的剥削,所以那时的清政府哪来的这么多钱,来赔偿给西方列强的呢?

道光年间,此时的清政府的财务开支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光靠赋税根本就不够开支,好在道光是一个会过日子的皇帝,开源节流,勉强维持了几年。屋漏偏逢连夜雨,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响了,在西方列强的铁骑之下,清政府根本就不堪一击,于是只能割地、赔款换平安。不久之后,太平天国爆发,这时的咸丰更不敢给农民增加赋税,于是就开始变卖“家产”的道路。一开始,只是将黄马褂标明价格卖出去、甚至是卖官。然而,这点钱还不够偌大的清政府塞牙缝的。

终于在万般无奈之下,清政府终于学会了向商人征集税收的方法,不过此时清政府实行这个方法已经为时已晚,因为江南富庶的地方早就被太平天国洗劫一空。就在清政府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时,吴建章为向洋人借了第一笔高利贷,随后便打开了清政府借高利贷的热潮。光是在太平天国期间,清政府就向洋人借了十四笔高利贷。虽然说清政府确实是造成近代史屈辱的元凶,但是其能在不压榨百姓的基础上,还能扛过一次又一次的赔款,实在是奇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