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懸疑電影《64號病歷》用了一種穿插式的方法,講述一代女性的悲哀,豆瓣評分7.1,影片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詳細演繹三具木乃伊前身的被殺過程。

以我而見,之所以沒有表演出來,也在迴歸到電影最終要表達的意願,人類皆平等,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也不需要以暴制暴!

年輕的女主和自己的表哥談戀愛,被父親發現,大聲責罵後,把女主送去了丹麥當時成立的女子療養院。

對於和女主和表哥談戀愛的行爲,本身對於中國人來說是接受不了的,情可以有,那叫親情,愛也可以有,那就關愛,產生愛情並且要生孩子,這一點對於我來說,接受不了,換做我是女主的父親,也可能把女主送去女子療養院。

作爲現代人我應該更加理智,更理性的看待這個問題,還要尊重女性的主觀意願,可以保留自己的反對看法,但不要用暴力控制別人。

女子療養院的本來面目,其實就是:對可能生出畸形孩子的女性,進行絕育手術。

女主來到女子療養院,遇見的第一個室友,哪種邪魅的一笑,感受到這個女人熱情的表象下,隱藏了更多的邪惡。

電影就是由她的悲情遭遇開始的,在欺騙、背叛,與愛人分離,被迫做了節育手術,拿掉了和表哥的孩子,一切的行爲讓她懷恨在心,那三具木乃伊也是女主的傑作。

多年後,建築工人意外在牆壁內發現三具圍坐在餐桌上的木乃伊,丹麥的兩位警察在一次次追蹤調查中,一個驚天的祕密浮出了水面。

雖然多年前,女子療養院已經被丹麥政府解散,但是絕育手術並沒有停止,這些曾經的工作人員還在祕密進行,打着免費做流產的旗號,偷偷的讓來做流產的女性絕育。

隨着調查的不斷推進,越來越感覺氣氛的凝重,疑點重重,這個祕密組織的人員也欲蓋彌彰,襲警滅口,也加速讓他們醜惡的行徑更快的暴露,最終也迎來了大團圓式的結尾。

影片最後,看到浮被絕育女性的數字,還是手心冷汗不斷:1943年-1967年,約有一萬一千名女性遭到非法絕育!

當時的丹麥,有着一批極端主義思想的人,祕密絕育女性,抹去她們的遺傳基因,認爲劣等人和一些帶有疾病的人不應該有孩子,讓把她們的基因停止延續。

很明顯,宣揚的思想完全是主觀的對一些女性的歧視,人爲控制的手段剝奪了女性的選擇權。

人之初,性本善。成爲人類生命到這個世界,我們都是很幸運的,不幸的是有些自視高貴的人想要成爲人類的上帝。

看完這部影片還是感覺很壓抑,他們沒有病態的直接毀滅女性本身,但是非法節育帶來的後果不敢想象,是直接毀掉了這些女性的基因,這簡直是自取滅亡。

​兩位警察找到醫生,注意醫生辦公室的水母畫!

我認爲,這其實就暗示了這些醫生的非法行爲,水母雌雄同體且極少數羣居,都以個體存在,這些人歧視女性的內心,已經通過畫作窺探一二了,他們內心,不想需要女性生育後代了。

年輕的女主被迫做完絕育,鏡頭給了她一個特寫,氣的面部肌肉抖動,隨着鏡頭的貼近並模糊,會感受到畫面中的女中眼睛中泛着淚光,這是一個仇恨到極致的表現。

撕心的恨意沒有用大哭大鬧,也沒有對白,這樣的一個鏡頭,已經超越了語言和大哭,也深深了體會到了女主的恨!

最後我想說,有時候,我們會帶有色眼鏡看待一些人,因爲地域和文化的不同,我們認知的觀念也不同,希望求同存異吧,保留自己獨特的見解,但不要試圖改變其他人的生活方式,互相尊重,互相理解,關愛弱勢羣體,學習優秀人的言談舉止,攜手共進,相信一切會更美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