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長石板畫,被譽爲“陝北民間藝術奇葩”,自成體系,獨具匠心,秉承了漢畫像石的風格,拙中見樸,樸中納秀,極具審美價值。2008年11月被列入延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創作延長石板畫的大多爲會石刻手藝的農民,其中非遺傳承手工藝人李春迎尤爲出色。

✎ 李春迎是延長縣安溝鎮瓦石頭村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他自幼喜愛美術,雖然僅有小學文化程度,但精通於國畫、剪紙和書法,尤其擅長刻篆體字,進行石板畫和石雕創作。

✎ 1976年,李春迎小學畢業後因家境貧困輟學在家,開始給父母幫忙做農活。但在他心裏,始終燃燒着對藝術的渴望和追求。桌椅、農具、鄉民,他總會把自己所見的情景用筆和紙畫出來,並且都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村裏人對他的評價是”學啥會啥的天才“。

✎ 16歲時的一次去縣城趕集,李春迎被一本篆體書深深吸引,買回家後就開始了臨摹。從此,在日復一日的刻苦練習中,李春迎的篆書刻畫技藝愈發熟練。

上圖爲李春迎爲”延一井“創作的石板畫,目前縣非遺展覽館保存有此畫。

藝術是爲羣衆服務的,李春迎始終堅信這一點。雖然身爲農民,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教育,但他對於創作一直很有自己的想法。”我看現在社會發展越來越快,村子裏很多有年代感的情景慢慢都看不到了,我想用我的石刻把它們都記錄下來,留給以後的年輕人。“

圖爲李春迎創作

2017年李春迎現場刻畫作品

日常創作

寧缺毋濫”是李春迎的一句口頭禪。他說,自己寧願花費半個月的時間去創作一件稱心如意的作品,也不願在一天之內粗製濫造出幾件劣質作品。28年來,他憑着不懈的執着和努力,爲自己贏得了延長縣“石板畫第一人”的美稱。

李春迎的獲獎證書

李春迎家裏的工作間

擺放了很多平日裏的作品

木雕,石刻,石雕......應有盡有

匠心▪手作

細看李春迎的雙手,他手上的老繭明顯比其他農民厚得多,那正是長期手握鋼刀和畫筆留下的“記號”。石板畫創作極其費時費力,一件尺寸大的作品往往要花費藝人近一個月的時間。

創作中

目前,他的石板畫和石雕作品已有200多幅,素材全部來源於生活,反映農民的生產生活、農村社會變革、城鄉面貌變化以及延長本土文化。另外,還有不少反映誠信、文明、友善、和諧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秀作品。10餘件石板畫作品已被延長縣文化館收錄在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裏。

你點的每個“在看”,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