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各家互聯網上市公司財報的陸續公佈,作爲重要收入來源的廣告營收也逐漸浮出水面。199IT爲此盤點了15家互聯網上市公司和媒體披露的未上市的今日頭條的廣告營收情況。

數據顯示,這16家互聯網行業典型公司的廣告營收共達到3845億元,相比2017年增長了39%。而這16家又以阿里巴巴、百度、騰訊和今日頭條四家份額最高。

從廣告份額來看,阿里巴巴、百度、騰訊和今日頭條的廣告營收佔到了16家互聯網公司的近85%。其中,今日頭條增長最快,已成爲中國互聯網公司的第四極。

注意:下文所謂的典型互聯網公司指阿里巴巴、百度、騰訊、今日頭條、新浪(含微博)、小米、美團、愛奇藝、搜狐、58同城、汽車之家、趣頭條、網易、鳳凰新媒體、陌陌和B站等16家,合計並非全行業數據。

今日頭條逆襲之路:三年時間,廣告收入從30億到470億

2015年,BAT是16家典型互聯網公司中的巨無霸,共分得83%的市場份額。其中,又以百度的市場份額最高,其次是阿里巴巴,騰訊位居第三。

而今日頭條系的廣告營收只有30億,佔16家典型互聯網公司市場份額的2.0%,完全無法與BAT相提並論,和愛奇藝都有一些差距。

今日頭條逆襲之路:三年時間,廣告收入從30億到470億

2016年,16家互聯網公司的廣告營收達到1984億元,相比上年增長了20.0%。而今日頭條則實現了100%的增長,市場份額也上升至3.4%,成爲第五大互聯網廣告供應商。

與此同時,阿里巴巴實現了對百度的超越,百度只微弱增長了5億元。比百度更糟糕的是搜狐,相比2015年減少了4億元,第四大互聯網廣告供應商的頭銜岌岌可危。

今日頭條逆襲之路:三年時間,廣告收入從30億到470億

果不其然,今日頭條在2017年的廣告營收達到150億元,相比2016年增長了150%,成爲第四大互聯網廣告供應商,而搜狐一下子跌落至第七。

儘管如此,相比阿里巴巴、百度和騰訊三大巨頭,今日頭條還有着很大的差距。尤其是阿里巴巴,2017年的廣告營收達到了1084億元,市場份額高達39.1%。

今日頭條逆襲之路:三年時間,廣告收入從30億到470億

2018年,今日頭條實現了驚人的213%的高增長,在16家互聯網公司中的份額佔到了12.2%,和騰訊相差不到3個百分點,坐穩了中國互聯網行業的第四極。

和今日頭條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搜狐,四年時間裏幾乎沒有增長,在中國互聯網廣告行業內的影響力一路下滑,甚至落後於美團、愛奇藝等後起之秀。

四年時間裏,今日頭條的廣告營收實現了從30億到470億的跨越,遠高於行業同期增速,而這樣的成績還是在BAT贏家通喫局面下達成的,更屬難能可貴。

(數據來源:199IT。)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