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著名现当代散文家、当年的美食博主梁实秋也给厚德福写了好多篇推文,软熘黄河鲤鱼焙面、炸核桃腰、铁锅蛋、瓦块鱼等......读来至今令人口舌生津,让这位民国大师念念不忘的豫菜美食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如今河南郑州、开封都有主打鲤鱼焙面的餐馆,老牌豫菜代表“阿五黄河大鲤鱼”就深得广大食客喜爱。

说起河南美食,很多人脱口而出就是:胡辣汤和烩面。来河南没吃过这两样,就好比去北京没喝过豆汁儿、去武汉没吃过热干面、去南京没喝过鸭血粉丝汤一般,不对味。但话说回来,从小食上升到河南的本帮菜——豫菜,很多根正苗红的河南人都说不明白有哪些代表作,是豫菜碌碌无名吗?怎么就比不上川菜辣子鸡和鲁菜九转大肠?

在几十年前的民国时期,豫菜一度火遍大江南北,祖籍河南项城的袁世凯就是民国豫菜推广先锋, 他生平最爱一家叫厚德福的豫菜馆子。著名现当代散文家、当年的美食博主梁实秋也给厚德福写了好多篇推文,软熘黄河鲤鱼焙面、炸核桃腰、铁锅蛋、瓦块鱼等......读来至今令人口舌生津,让这位民国大师念念不忘的豫菜美食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瓦块鱼先来看看梁实秋在《雅舍谈吃》中是这样形容瓦块鱼的,他写到“一块块炸黄了的鱼,微微弯卷作瓦片形,上面浇着一层稠粘而透明的糖醋汁,微洒姜末,看那形色就令人馋涎欲滴。”

鱼肉好吃却不好做,稍不留意就会有腥味,豫菜瓦块鱼选的是肉厚的黄河鲤鱼或鲢鱼,取中段最好的部分,去皮后切得厚薄适中,还要避免把鱼刺切得过分碎段,鱼片外面裹上蛋白粉芡。温油入锅,炸黄,然后用上好的藕粉加冰糖,做成糖醋汁。趁热加上一勺热油,浇在炸好的鱼块上,最后撒上姜末,即可上桌。经过长期发展与改良,口味上也有了更多选择,要是不喜爱酸甜口,浓油赤酱做成红烧瓦块鱼也是口味极佳的。

梁先生还写道: 一盘瓦块鱼差不多快吃完,伙计就会过来,指着盘中的剩汁说:“给您焙一点面吧?”顾客点点头,他就把盘子端下去,不大的工夫,一盘像是焦炒面似的东西端上来了...... 说起这豫菜中十分巧妙的“焙面”,还是豫菜中的另一道名菜——鲤鱼焙面更有说服力!

鲤鱼焙面

《雅舍谈吃》中写道,”到豫菜馆吃饭,柜上先敬上一碗开口汤,汤清而味美。点菜则少不得黄河鲤。”整条鲤鱼斜切刀纹,裹面糊入油锅炸透,浇糖醋芡,虽然也有多重做法,但与红烧相比,糖醋更能体现鱼鲜。

如今河南郑州、开封都有主打鲤鱼焙面的餐馆,老牌豫菜代表“阿五黄河大鲤鱼”就深得广大食客喜爱。从名字就能看出,这道鲤鱼焙面用的是正宗黄河生态鲤鱼,每条鱼还有自己的专属身份证。采用渔船上的传统家常做法,单锅现烧,肉质筋软,汤浓味鲜,挑起一块鱼肉,肥嫩爽口而不腻,鱼肉食完而汁不尽。上火回汁,下入精细的焙面,焙面虽然形状像是面条,实际却是马铃薯擦丝,然后下油锅炒成的,放入面才能不浪费汤汁,这就跟菜汤拌饭蘸馒头一个道理,热汁酥面,口感极妙。

核桃腰

这个核桃可不是我们平日里吃的树上核桃,而是由猪腰制成的。首先要将腰子切成长方形的小块,要相当厚,表面上纵横划纹,下油锅炸,火候必须适当,油要热而不沸,炸到变黄,腰块缩卷成圆形,刀口绽开,成核桃状,故名核桃腰。

炸到金黄的核桃腰要趁热取出蘸花椒盐吃,不软不硬,椒香满口,做法和口味都是典型的中原菜风格。

很多人会有疑问,为何曾经在大师笔下熠熠生辉的豫菜现在却鲜为人知?大家可能不知道,1949年后,周总理经过各方研究,亲自决定采用豫菜为国宴菜,河南厨子为主厨,直到21世纪初,才重新改为淮扬菜。简单来说,豫菜讲究的是五味调和、质味适中,缺乏川菜“辣”粤菜“甜”这样的特点,而且缺少年轻人去继承本帮豫菜的技艺,会做的不多,做的好吃的更少有。

期待豫菜在以后会得到好的发展,做出精致的中和之味,展示给全中国、全世界的食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