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法则是森林法则,如上苍般古老正确,遵守的狼将繁荣昌盛,违反的狼将走向毁灭。群体之力来自孤狼,孤狼之力来自群体……”

这句话是电影《奇幻森林》的主角,那个红裤小男孩经常背诵的狼群信条。而这部影片也是围绕这句话来展开故事情节的。

故事是这样的:一只孟加拉虎在森林里,袭击了一对父子,父亲为了救襁褓中的儿子,用火把烫伤了孟加拉虎。孟加拉虎逃跑了,但父亲却去世了,只留下儿子在山洞中。

一只黑豹捡到这个男孩,给一只母狼喂养,同时黑豹也一直守候在他身边。多年来,男孩和狼群一起生活,在森林里愉快地长大。

可是当年那只孟加拉虎找到了他,并威胁狼首领把他交出来。为了整个狼群的安全,男孩决定离开森林,回到人类的社会。然而孟加拉虎不肯放过他,一路追杀。

在这个过程中男孩历尽艰辛,逐渐成长,最终反杀了孟加拉虎,回到森林。

该片一经上映,在全球获得一致好评,尤其是电影的CG技术,令人叹为观止。因为整部电影中只有一个演员,就是小男孩,其他所有的动物都是电脑制作而成。

然而观众却仿似置身于一个热带森林里,看到一个栩栩如生的动物世界。而我最欣赏的不是电影超强的特效,而是它深刻的内涵。

如果你以为这部影片只是在炫技和教孩子们了解动物、认识大自然,那你就小看了导演乔恩·费儒。其实,乔恩导演是借用一部童话,来揭示宇宙的奥义。

影片所表达的内容,至少有五层含义,下面我们就来一层一层揭开它的面纱,去体会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吧!

01

第一层含义,大自然的平衡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在森林里有一个规定:当旱季来临时,和平岩会露出水面,此时整个森林便进入休战期。以生存为原则,所有的动物,即使同在河边饮水也不会招致杀身之祸。

为什么会有这条规定,而且所有的动物都会遵守?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这是动物弱肉强食的本性。然而,所有动物的生存都是以水为基本的,地球上的生物都是水孕育出来的。

旱季,水量急剧减少,自然会导致大量的动物死亡。而此时再进行捕杀,很容易造成某个物种的灭绝,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将会被打破。

而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时,我们生存的世界也有可能被颠覆。所以为了所有动物的共同利益,森林里才会有这样的规定。

维护大自然的平衡,人人有责。

02

第二层含义,还原人类进化的过程。

男孩在森林里,一天天长大,他的经历也正是一部人类进化史。男孩小时候,是吃母狼奶长大的。这就是暗喻人类最初是靠从自然界获得食物而生存的。

男孩和狼群在一起,学习他们去奔跑、猎食。这就是暗喻人类最初靠模仿学习,获得了生存的本领。

男孩会利用器皿喝水、利用树藤爬山等,都说明了人类能够利用工具,让自己达到目的,同时改善了生活。

人类从被动的求生,到主动的利用工具、创造物质,一步一步进化到了现代文明。这不正和男孩成长的过程一样吗?

人类是通过学习进步的,又通过创造达到了文明。如果人类还想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那么还需要继续学习和创造。

03

第三层含义,万物相生相克,需要合理利用。

大猩猩为什么要男孩告诉它火焰的秘密?虽然大猩猩拥有了巨大的财富,和堆成山的食物,仍然不快乐。它想成为人类一样的智者。

森林里的其他动物都怕火,它们把火称为“红色的花”。它们说红色的花,好看也能带来光明,但是也能烧毁一切。于是,所有动物都对火敬而远之。

只有大猩猩是有智慧的,比其他动物觉醒的早。它明白火是可以利用的,想要成功就要真正学会控制火。这样才能像人类一样站在食物链的顶端。

大猩猩就像男孩的启蒙老师,提醒男孩去学会控制火。果然,男孩在这个启发下,排除了对火的恐惧,在人类的村落里,学会了控制火。

不仅如此,男孩还懂得了水能灭火,还懂得了,水是从高处流向低处的。所以当森林失火后,他指挥大象,开渠引水,灭了森林大火。

人类之所以比动物更聪明,不仅仅是会利用工具,更重要是懂得利用万物相生相克的道理,和大自然达到和谐统一。

04

第四层含义,只有克服自身的弱点,才能进步。

影片中的动物,其实代表了人类的弱点。比如那只可爱的棕熊就代表懒惰和撒谎。棕熊好吃懒做,所以极力劝说男孩留下来帮它采集蜂蜜。

后来黑豹揭穿了棕熊的谎言,棕熊愧疚不已。为了弥补自己的错误,它翻山越岭,救出了男孩,从而也克服了自己懒惰的毛病。

再比如孟加拉虎代表着恐惧的情绪。孟加拉虎是森林一霸,每个动物都怕它,男孩每次看见它都是躲在母狼的身后。

但是后来,当他知道孟加拉虎杀死了狼首领时,悲愤异常。这也给了他勇气去面对孟加拉虎,而最终杀死了它。

虽然恐怖的情绪,让人退缩,但是一味的退缩只会让人止步不前。只有拿出勇气面对,才能克服心中的恐惧。

还有黑豹代表逃避、大猩猩代表贪婪、蟒蛇代表诱惑等等,不一一列举了。

只有勇敢克服自身的弱点,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而这也是人生必经之路。

05

第五层含义,大爱无疆、仁者无敌。

男孩具有仁爱之心,尽管有一些动物因为他是异类,排挤他。但他热爱这片森林,所以当动物们有了困难,他一定会义无反顾地去帮助它们。

他为了不拖累狼群而独自离开、他帮助棕熊采集蜂蜜、他利用树藤救出掉进泥坑的小象。

当他和孟加拉虎对峙的时候,他原本可以用手中的火把杀了孟加拉虎。但是当他看到其他动物,因为怕火而后退时,他毅然地把火把扔进了水中。

也正是他的仁者之心,获得了其他动物们的认可和尊重。最终,所有的动物都团结起来,一起对抗孟加拉虎。而最终,男孩徒手诱杀了孟加拉虎。

男孩跑得没有黑豹快,力气没有棕熊大,没有猴子灵活,没有狼机敏,为什么他可以赢过最凶猛的森林之兽——孟加拉虎呢?

因为他没有种族的偏见,他能团结所有的力量,这正是仁者无敌的最好诠释。

多行不义必遭众叛亲离,心存仁德方可获得天下。

当然影片还提出了关于友谊、归属、身份认同等等值得思考的问题。而一部电影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引发人们对自身,对世界的思考。

影片所传递的宇宙奥义,救如同本文最开始提到的森林法则。自然规律需要人类共同遵循,遵循它,人类必将走向繁荣昌盛,反之则走向衰落。

往期文章推荐:

《陈情令》|为什么蓝忘机要给阿苑改名为思追?

《长安十二时辰》为什么曹破延为女儿铤而走险,秦征却背叛丁瞳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