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的诗词流传甚广,据统计,《全唐诗》收录的唐诗大概有5万首,收录的诗人有220多人,这是诗歌发展最繁荣的时期。当然诗歌发展至明清,依旧有许多人快写诗,比如乾隆皇帝一生写了近2万首诗,只是大部分诗艺术含量均不高。但是有那么一些人,一生只留下了一首作品,但是却因为一诗封神。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凭借着一首诗,却让人深深记住的诗人,他流传的作品只有一首《题龙阳县青草湖》。

《题龙阳县青草湖》

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不知名诗人仅有一首诗流传下来,却令人赞不绝口,流传千古!

唐温如,生平不详,但是他就凭着这么一首洞庭湖的游记,却让人记忆犹新。

“西风吹老洞庭波”,诗人首联写自己所见之景,秋风劲吹,洞庭湖水似乎衰老了许多。西风皱起,洞庭湖白波泛泛,比起春日里的碧波荡漾,秋水的白波茫茫让人惆怅不已,诗人的悲秋之情油然而生。此句“老”字,写的极为传神,一场秋风将洞庭湖的水都吹老了,诗人融情于景,自己的迟暮之感,均在字里行间里了。

不知名诗人仅有一首诗流传下来,却令人赞不绝口,流传千古!

“一夜湘君白发多”,诗人颔联用典,一夜的愁思,湘君应该也增添了许多白发。相传湘君闻帝舜死于苍梧之野,追随不及,啼竹成斑,而有斑竹,这种情感可谓是十分凄凉悲切。但是诗人在此借用典故,说道洞庭湖的秋色苍凉,连湘君见了都会白头,可想而知这洞庭湖的秋色是有多么的凄凉!

“醉后不知天在水”,诗人颈联写自己喝醉酒之后的场景,醉后忘却了水中的星辰只是倒影,银月当空,倒影在湖中,诗人不知道星辰是倒影,迷迷糊糊地觉得自己仿佛置身在银河中。

不知名诗人仅有一首诗流传下来,却令人赞不绝口,流传千古!

“满船清梦压星河”,诗人尾联写梦中之景,清朗的梦中,我卧在天河上。皓月当空,千里洞庭如一面明亮的镜子,倒映着天上的银河与月亮。诗人的舟停在湖中央,看着湖里的星河,以为自己在银河里荡漾着。此句写的如梦如幻,诗人在梦中荡漾在银河里,伸手便能捞起一颗星辰。

“满船清梦”化无形为有形,梦本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但是诗人却在此写到梦载满了船,这种写作手法有许多诗人、此人也常常用,比如李清照在《武陵春》里曾写到:“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如李煜在《虞美人》里曾写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些诗句都是将无形化为有形,将无形的愁绪描写的更加的深刻。

不知名诗人仅有一首诗流传下来,却令人赞不绝口,流传千古!

诗人通过对梦境的描写,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如梦如幻的场景,我想每个人都想陶醉其中,只是梦总有醒的时候,醒来之后身边却只有无边的惆怅。梦境越是美好,则将现实衬托得更加凄凉与失意。

纵观此诗,诗人的笔法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用神话典故写愁,用梦境写片刻的欢愉,笔调清灵,虚实结合,超凡脱俗,诗人因这一首诗而闻名也是实至名归。

不知名诗人仅有一首诗流传下来,却令人赞不绝口,流传千古!

欢迎在评论区交流,喜欢的朋友可以加个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