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今天,九微要和大家分享一首蘇軾除夕夜加班寫的詩《都廳題壁》。

【你知道嗎?】

1.蘇軾爲何除夕夜還在加班?

2.牢中囚犯爲什麼這麼多?

3.蘇軾是個好官嗎?

蘇軾最酸楚的一首詩,最後兩句道盡了人生的無奈

【前情提要】

熙寧二年(1069年)開始,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開展了變法運動。蘇軾因爲反對變法,自請離京,被派到杭州做通判。然而,離開京城的蘇軾,躲不開變法。

變法中的一項爲"青苗法",本意是在農民春耕缺錢的時候,由政府給他們貸款,秋收之後農民連本帶息還給政府,是個雙贏的好政策。

然而,在基層官吏的執行中,卻變成了硬指標攤派,每家不論是否有需要,必須貸款,而且利息特別高,還不上貸款就要被抓坐牢,許多人家爲了躲債顛沛流離。

蘇軾最酸楚的一首詩,最後兩句道盡了人生的無奈

變法中還有一項是"將鹽列爲國家專賣物資"。本來可以自由買賣的食鹽,由政府壟斷了,而且價格昂貴,許多貧困人家都喫不上食鹽,"邇來三月食無鹽"。

在這種情況下,許多人鋌而走險,販賣私鹽。朝廷派專人督導鹽務,嚴刑重罰,一時間抓捕犯人不計其數。

熙寧四年的除夕夜,作爲通判(審判長)的蘇軾,因爲獄中人滿爲患,案件太多,到了晚上還不能回家,寫下了這首詩。

蘇軾最酸楚的一首詩,最後兩句道盡了人生的無奈

【詩詞原文】

《除夜直都廳,囚繫皆滿,日暮不得返舍,因題一詩於壁》

宋·蘇軾

除日當早歸,官事乃見留。

執筆對之泣,哀此係中囚。

小人營餱糧,墮網不知羞。

我亦戀薄祿,因循失歸休。

不須論賢愚,均是爲食謀。

誰能暫縱遣,閔默愧前修。

蘇軾最酸楚的一首詩,最後兩句道盡了人生的無奈

【古詩今語】

除夕夜本來應該早點回家的,可是因爲官府中公務纏身被留在衙門。

我拿着筆不由得流下淚來,深深地可憐這些獄中的囚犯們。

這些人不過是爲了口糧食,想活下來罷了,這纔不顧羞恥觸犯了法律。

我也不過是爲了掙點工資,這麼晚了還流連在府衙判案不能回家休息。

說什麼賢德還是愚魯,都不過是爲了生計罷了。

今天是過年,誰能把大家暫時釋放了呢?我默默悲憫憂愁,真是愧對先賢!

蘇軾最酸楚的一首詩,最後兩句道盡了人生的無奈

【詩詞賞析】

這是一首五言古詩,記敘了詩人除夕夜還要加班的事情,抒發了對百姓的悲憫之情和對王安石變法的不滿。

"除日"兩句,開篇直接切入主題,除夕夜不能回家,是因爲要判案。而作者對審判的對象卻執筆而泣,無限悲憫。

"小人"三句進一步闡釋不能此情此景的原因。

"小人"兩句與"我亦"兩句對仗,分別從囚犯和審判者兩個角度分析,大家都是爲了謀生而已,對於造成這樣悲慘狀況的政策,都沒有能力改變。在命運的大手面前,都顯得那麼軟弱無力。

最後一句,蘇軾抒發感慨。唐太宗時,曾憐憫百姓,讓囚犯在除夕夜回家,過完年再回來坐牢。而如今,誰能可憐這些百姓呢?詩人深感自己的無力,進而感到深深慚愧內疚。

蘇軾最酸楚的一首詩,最後兩句道盡了人生的無奈

【九微閒話】

在此之後的20年,蘇軾又回到杭州做太守(市長)。此時的他,有能力造福一方百姓了。在他的治下,百姓安居樂業,除夕夜,牢獄中沒有一個囚犯,他感嘆前事,"今二十年矣!衰病之餘,後忝郡寄,再經除夜,庭事蕭然,三圄皆空"。

讀到這裏,九微被蘇軾感動了,難怪林語堂說蘇軾是一個"心腸慈悲的法官,一個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鴿子的溫厚敦柔"。

你想對過年還加班的蘇軾說點什麼呢?

(九微喵喵原創,喜歡請關注、點贊、收藏,歡迎留言交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