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中國近代史上的兩位巨臂強人都和雨傘結下了不解之緣,傘裏的故事蘊含的大智慧令人沉思。我們應該牢記:不在別人遇到苦難時袖手旁觀,無動於衷;不在別人落難時不聞不問,落井下石;肯爲別人打傘,纔是一生最大的財富。

胡雪巖和杜月笙關於雨傘的兩個故事,每個都拍案叫絕,發人深省!

杜月笙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傳奇性的人物。他從一個小癟三混進十里洋場,成爲上海最大的黑幫幫主,成爲了現代實業家、社會名流與地方領袖,成爲當時活躍的政治風雲人物。他與蔣氏高層如孔祥熙、宋子文、戴笠等,無不結爲杜氏豪門密友。杜月笙心裏一直對文化嚮往和敬畏,發跡後與文化界甚密,能在知識界、文化界也周旋得遊刃有餘。作爲舊上海黑社會的大頭目,杜月笙身上有很多污點,但是,他也並非漆黑一團。在抗戰中,他曾多年擔任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做過有益的慈善事業,特別是他任副會長時正值抗戰前後,於救助傷兵輸送物資、建立抵抗部隊,做出了傑出貢獻。杜月笙的生意經從來不是一進一出的數字賬,而是喫好“人面、場面、情面”這三碗麪的大算盤。“錢財用得光,交情用不光”,從“水果月生”,魚躍龍門,身兼數十家公司董事長,成爲上海工商界呼風喚雨的人物,其自言是“曲鱔修成了龍”。

杜月笙晚年移居香港後,曾經給《大公報》記者講述過自己祖父的一個關於雨傘的故事。

在咸豐年間的動盪年代,爲躲避動盪,他祖父把所有的家財置換成銀票,他特製了一把油紙傘,將金銀票小心地藏進傘柄之內,然後把自己打扮成普通百姓,帶上雨傘準備歸隱蘇州老家。不料途中出了意外,他因爲太累,在商店邊上打了一個盹,醒來之後雨傘不見了,這把雨傘就是他全部的身家性命。

祖父畢竟經商數年,很有智慧,他不露聲色地仔細觀察,發現隨身攜帶的包裹完好無損,斷定拿雨傘之人肯定不是專業盜賊,估計是過路人順手牽羊拿走了雨傘,此人就應該住在附近。

胡雪巖和杜月笙關於雨傘的兩個故事,每個都拍案叫絕,發人深省!

祖父於是就在蘇州住了下來,購置了修傘工具,幹起了修傘的行業。春去秋來,一晃半年過去了,他也沒有等到自己的傘。但是他在修傘的過程中,瞭解到,有些人的雨傘壞得不值得一修的時候,就會扔了買新的雨傘。

祖父於是又改行“舊傘換新傘”,並且換傘不加錢,一時間前來換傘的人絡繹不絕。

不久,有一箇中年人夾着一把破舊的油紙雨傘匆匆趕來,他接過一看,正是自己身家性命都在裏面的那把雨傘,他看見傘柄處完好無損,祖父不動聲色給了那人一把新傘,最後得回自己所有的金銀券。

這個故事告訴大家,人要有智慧,更要有耐心等待,我們很多事情是在等待中得到更好的結果。種什麼因得什麼果,當你種因的時候,果在後面纔會給你回報,當你得到果的時候,新的因又種下去。人要懂得安靜,要懂得乾淨,安靜的人有恆心,堅持的人有力量。想一想,哪一個人的成功不是靠堅持和努力?

胡雪巖和杜月笙關於雨傘的兩個故事,每個都拍案叫絕,發人深省!

胡雪巖,徽州績溪人,中國近代著名紅頂商人,富可敵國的晚清著名企業家,政治家;幼名順官,字雪巖,著名徽商。開辦胡慶餘堂中藥店。後入浙江巡撫幕,爲清軍籌運餉械,1866年協助左宗棠創辦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調任陝甘總督後,主持上海採運局局務,爲左大借外債,籌供軍餉和訂購軍火,又依仗湘軍權勢,在各省設立阜康銀號20餘處,並經營中藥、絲茶業務,操縱江浙商業,資金最高達二千萬兩以上,人稱“爲官須看《曾國藩》,爲商必讀《胡雪巖》”。

在晚清的歷史上,胡雪巖是家喻戶曉的名字。他從一個小店的夥計白手起家,成爲歷史上少有的紅頂商人。

有一名商人在生意中慘敗,需要大筆資金週轉。爲了救急,他主動上門,開出低價想讓胡雪巖收購自己的產業。胡雪巖卻給出正常的市場價來收購對方的產業。那個商人驚喜而又疑惑,實在是不解胡雪巖爲何到手的便宜都不佔,堅持按市場價來購買。

胡雪巖和杜月笙關於雨傘的兩個故事,每個都拍案叫絕,發人深省!

手下們不解問胡雪巖,爲啥送上門的肥肉都不喫,不但不趁對方急需錢叫低價格,還倒給對方銀子。

他就講訴了一段自己的遭遇:在我年輕的時候,我只是店裏的小夥計,經常幫着東家四處催債。一次,正趕往另一戶債主家中的我遇上了大雨,路邊的一位陌生人也被雨淋溼。正好那天我隨身帶了傘,便幫人家打傘。

胡雪巖和杜月笙關於雨傘的兩個故事,每個都拍案叫絕,發人深省!

後來,每到下雨時,我便常常幫一些陌生人打傘。時間一長,那條路上認識我的人也就多了。有時,我自己忘了帶傘也不怕,因爲會有很多我幫過的人也來爲我打傘。

胡雪巖笑了笑又說:“你肯爲別人付出,別人才願爲你付出。剛纔那位商人的產業可能是幾輩人,慢慢積攢下來的,我要是佔了他便宜,人家可能一輩子都翻不了身了。這不是投資,而是救人。”

衆人聽後,都沉默不語。在那之後,人人都知道了胡雪巖的義舉,官府百姓都對胡雪巖尊敬不已。胡雪巖的生意也好得出奇,無論經營哪項行業,總會有人幫忙,也有數不清的客戶來捧場。

不在別人遇到苦難時袖手旁觀,無動於衷;不在別人落難時不聞不問,落井下石。肯爲別人打傘,纔是一生最大的財富。

胡雪巖和杜月笙關於雨傘的兩個故事,每個都拍案叫絕,發人深省!

赫本說過一句話:人有兩隻手,一隻是用來幫助自己,一隻是用來幫助別人。

其實,助人,是一種儲蓄。

所謂送人玫瑰,手有餘香。事物都是相互作用,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會使自己強大起來,也會得到出乎意料的福報。

有些時候,我們只要付出小小的愛心,可是卻能收穫滿滿。所以,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行善助人並非什麼難事,只要盡己所能便是很好。

人生在世,並不是充滿競爭和掠奪,更多的是互助共贏。

行善積德,助人助己。有了這種人格,你的人生定會收穫物質和精神的雙重富足。

胡雪巖和杜月笙關於雨傘的兩個故事,每個都拍案叫絕,發人深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