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時,在古都洛陽馬坡村,有一個叫做李鴨子的農民。李鴨子平時靠種地爲生,閒暇時還兼做盜墓的營生。一次偶然的機會,李鴨子看到一個鄉民挖坑搭棚時,用一把筒瓦狀的鐵鏟往地上用力一戳,再提起時就會帶出很多土來。看到這一幕李鴨子忽然靈光一閃,想到如果用這種鏟子探墓,肯定要比鐵鍬省力許多。一想到這裏,李鴨子就興奮異常 ,他急忙回到家中,憑藉着記憶將鏟子畫下圖樣,找鐵匠按圖打造了一把,一試之下果然好用……

後來,這種其貌不揚的鏟子就開始在洛陽地區的盜墓者手中廣爲流傳,這就是後來在盜墓界“大顯神威”的洛陽鏟的由來。

到了1928年,考古學家衛聚賢無意中發現了一把盜墓賊遺留在古墓現場的洛陽鏟,心中也是靈光一閃,想着若是把這種工具用到考古發掘工作中,豈不是物盡其用。果然不出意外,自從洛陽鏟”加入“到考古發掘工作中以後,考古隊效率果然大大加快。於是從此以後,無論在考古界還是盜墓界,洛陽鏟都開始發揮出巨大的作用。有一些有經驗的考古老師傅,甚至還告訴自己的徒弟,如何使用洛陽鏟來辨別土質,是每個考古工作者必備的重要基本功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隨着洛陽鏟這款利器在中國考古界的大規模使用,竟然成爲了中國考古界獨一無二的神器。在上個世紀50年代的時候,前蘇聯考古工作者來到中國考察,就曾對洛陽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回國時還特意揹回去幾把加以仿製。到70年時,中國考古專家出訪阿爾及利亞,還曾把一把打造精良的洛陽鏟當成禮物送給對方。

不過,這款凝聚了中國人智慧的”神器“,也並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打造。根據考古專家介紹,打造洛陽鏟最關鍵的地方,在於對鏟子弧度的精確把控,稍有偏差,造出來的洛陽鏟就會帶不上土。也正是因爲洛陽鏟極其嚴苛的製作工藝,目前只有洛陽地區的四五家手工作坊可以生產,且目前仍處於手工打造的階段。雖然也曾經有幾家機械加工廠試圖批量生產,可惜最後卻都以失敗告終。

時至今日,隨着科技的不斷發展進步,無論是盜墓賊還是考古工作者,對古墓的發掘手法都有了很大改變。但是儘管如此,洛陽鏟在發掘工作中的地位卻始終牢不可破。具體到盜墓賊來說,他們如今最”先進“的手法是先用洛陽鏟定位,然後施以定向爆破,就可以很容易將古墓內珍貴的文物盜掘一空。而對於考古工作者來說,除了洛陽鏟的使用,在必要時還可以輔以物探、紅外線探測、航拍繪圖以及GPS定位等技術,從而達到和盜墓賊爭分奪秒,使考古工作更加精準的地步。

那麼問題來了,各位親愛的讀者,你們認爲是盜墓賊技高一籌呢,還是考古專家們值得信任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