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长要明白,孩子强烈的叛逆行为,其实是对父母强烈控制欲望的一种反击,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控制变弱,孩子的叛逆程度自然也会下降。家长们也是从青春叛逆期走过来的,只是没有现在的孩子表现得明显,所以面对孩子令人不解的行为,不妨换位思考,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很幸福的一件事,很多家长都为此感到烦恼是为什么呢?因为孩子有时候的确让家长很无奈,陪伴孩子成长就像一段漫长的旅程,旅途中,我们既体会到了为人父母的喜悦,也饱尝了各种辛酸烦恼。

其实,每个孩子在18岁成年以前,都有三个叛逆期,那叛逆期的表现是如何呢?家长们又该如何应对呢?每个叛逆期,孩子都会做出一些“忤逆”父母的事情。但是,处于不同叛逆期,孩子这么做的动机却是不同的。

1、两岁的时候

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妈妈可以惊喜的看到他的变化:他会走路、开始说话了、能表达自己的需求了….但妈妈还没来得及开心太久,宝宝“可怕的两岁”就来了。

宝宝进入两岁后,好像从天使突然变成了魔鬼,满脸写着“我不好惹”几个字。因为随着宝宝能力的提升,他对世界的认知开始清晰起来,独立意识开始萌芽,他渴望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一味的顺从父母。

此时,宝宝就进入了他的第一个叛逆期,也就是国外一直所说的“可怕的两岁”。这个时期宝宝会异常地具有破坏力,无论是摔东西还是“翻家”,但是这个时期在宝宝的心里是觉得无论他做什么父母都会依着他。

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带着理解和耐心,陪孩子走过这段说“不”的时光,等他慢慢长大,自然而然就好了。

2、七八岁的时候

俗话说得好,七岁八岁狗都嫌,九岁还有大半年。孩子七八岁是最调皮捣蛋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孩子什么事情都干,连家里的小猫小狗都被他们捣鼓的不得安宁,让人们十分讨厌。

这个时候,孩子正处于独立思考和认知世界的阶段,开始尝试摆脱父母灌输给他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对世界的认知,独立尝试新事物,并用不同的方式来感知这个世界的存在。

此时孩子的主观意识和心态比较强烈,会产生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并会强烈反对来自家长的意见,再加上活泼好动,走到哪“惹”到哪,在大人看来,孩子的这种行为非常令人讨厌。

看起来讨人嫌的孩子,其实是试图证明自己的成长,只是方法有些问题,家长们应该多理解他,多给他一些宽容,让他能够快乐顺利地度过这个阶段。

3、青春期

青春期的孩子是最令人担心了,无论是情绪还是生理、心理上,孩子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候家长应该怎样应对呢?

家长们也是从青春叛逆期走过来的,只是没有现在的孩子表现得明显,所以面对孩子令人不解的行为,不妨换位思考,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有了共鸣后就会理解孩子,能找出问题的症结。家长不要老是盯着孩子的弱点,不要拿孩子的短处同别的孩子的优点比较。在与孩子接触时,家长应尽可能多找孩子的优点,并多鼓励,减少孩子对家长的抗拒心理。

这个阶段正是孩子形成主见的关键时期,小错肯定难免,所以,家长应该允许孩子犯一点错、吃点亏,不要过分束缚孩子的手脚。同时,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叛逆期的孩子模仿能力强,家长的良好言行能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家长要明白,孩子强烈的叛逆行为,其实是对父母强烈控制欲望的一种反击,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控制变弱,孩子的叛逆程度自然也会下降。以爱和耐心教育孩子是对叛逆期最好的应对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