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家自然資源副總督察陳塵肇表示,督察發現,在三調工作中,有的調查作業隊伍不認真,有的監理單位不盡職,有的縣級三調辦自查不到位,有的市級及省級三調辦逐級覈查把關不嚴等。通報指出,榆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橫山分局弄虛作假,違規要求作業單位虛假調查,對此負有主要責任。

原標題:這些地方的國土調查爲何弄虛作假?督察揭穿了背後真相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 周程程    每經編輯 陳 旭    

國務院2017年10月部署了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以下簡稱三調),這項工作預計2020年前完成。爲保證三調成果數據真實、準確、可靠,近期,按照自然資源部黨組的要求,國家自然資源督察機構會同國務院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開展了督察抽查。

8月16日,國新辦就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督察有關情況舉行發佈會,自然資源部通報了20個典型案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本次抽查中發現有地方人民政府及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主觀故意弄虛作假的問題。例如,安徽省長豐縣下塘鎮弄虛作假,剷除農作物變造現場,意圖將耕地調查爲建設用地。

除此之外,更多問題集中在調查作業隊伍上。國家自然資源副總督察陳塵肇表示,督察發現,在三調工作中,有的調查作業隊伍不認真,有的監理單位不盡職,有的縣級三調辦自查不到位,有的市級及省級三調辦逐級覈查把關不嚴等。

有地方政府打“小算盤”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發佈會獲悉,截至目前,全國一共2873個縣級調查單元全部完成了實地調查和質量自查工作,2810個縣級調查成果已經報到省一級開展省級覈查。其中,326個縣級調查成果已經通過省級檢查,報到了國家,準備或者正在開展國家級覈查。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王廣華表示,從現在開始到9月底,整個三調工作的重心將轉移到覈查和發現問題的整改上。

此次自然資源部公佈了20個典型案例,地方人民政府及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主觀故意弄虛作假的問題受到關注。

例如,陝西省榆林市橫山區在三調工作中,作業單位未嚴格履行調查責任,工作不嚴不實,縣級故意更改數據,弄虛作假,且自查不嚴,市級抽查不嚴。

其中,榆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橫山分局弄虛作假,主動要求作業單位把開發整理出的1752畝耕地調查爲未利用地。

通報顯示,該地塊位於白界鎮陳家溝村,實地爲耕地,是榆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橫山分局2014年9月立項的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地塊,中煤航測遙感集團有限公司按規定調查爲耕地,區級自查和省級覈查均予以通過。榆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橫山分局主動要求作業單位更改該地塊調查結果,將其按其他草地調查。

通報指出,榆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橫山分局弄虛作假,違規要求作業單位虛假調查,對此負有主要責任;中煤航測遙感集團有限公司明知實地現狀爲耕地,將圖斑地類調爲未利用地,也應承擔相應責任。

此外,橫山區政府三調工作責任落實不到位,三調經費預算1241.39萬元,實際只落實100萬元。三調工作開展以來,市級單位僅對橫山區少數圖斑進行實地核查,監督檢查不到位。

根據通報,安徽省長豐縣下塘鎮也存在弄虛作假問題。

通報顯示,2019年5月下旬,安徽省長豐縣下塘鎮政府在配合開展三調成果核實舉證期間,得知部分村莊數據庫中的建設用地因實地種植農作物,在三調中已被調查爲耕地,擔心後期不能作爲建設用地使用。在下塘鎮國土分局的建議下,下塘鎮政府安排埠南、埠裏、陶湖3個社區,於6月上旬組織剷除了地塊上的農作物,意圖利用“推土區”的調查規則,通過舉證將耕地調查爲建設用地。下塘鎮政府同意出資對剷除的農作物進行賠償。經統計,共涉及土地面積187.04畝。

爲何上述地方在三調中要弄虛作假?王廣華表示,兩個地方故意弄虛作假,雖然屬於極個別的現象,但也反映出個別地方領導幹部擔心查清“家底”,暴露違法違規問題,或者還要打自己的“小算盤”。“比如把土推了推,推完之後就說這是建設用地,下一步搞建設的時候就不用辦手續了,說已經是建設用地了,不用再佔補平衡了。”

  有作業單位誤差率近50%

20個典型案例中,更多問題還是集中在調查作業單位上。

例如,湖南省岳陽市華容縣2018年度已完成驗收確認的11個“旱改水”項目,面積3.74萬畝,地塊現狀平坦規整,灌溉排水設施完備,實地爲水田,大部分已種植水稻或蓮藕,應調查爲水田。作業單位湖南博通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對這11個“旱改水”項目地塊未進行全野外調查,直接調查爲旱地。

再如,福建省漳州市龍文區因三調作業單位爬山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不認真不負責,造成三調成果數據誤差率較高,龍文區三調辦審覈把關不嚴。

2019年5月14日至7月3日,龍文區先後4次向福建省三調辦提交成果數據,經省級檢查,誤差率高,其中最後兩次誤差率分別爲49.7%和42.4%,均被退回整改完善。主要問題包括圖斑邊界不準確、影像不支持判定、應舉證未舉證等7類問題。8月6日,督察覈查該區24個圖斑,有22個存在問題,涉及面積852.18畝。

通報顯示,這些問題集中產生在作業單位對數據成果資料製作形成、質檢單位與縣級三調辦的質檢和審覈把關階段,反映出作業單位未能履行合同約定,工作不認真負責、不紮實細緻,作業人員把握政策和技術規程不熟悉,執行標準不嚴格,應當承擔主要責任和直接責任。

此外,還存在遼寧恆睿測繪有限公司將旱地、果園與農村道路錯誤調查爲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工業用地;黑龍江省肇東市三調作業單位黑龍江省海天地理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將其他草地和科教文衛用地錯誤調查爲空閒地;江蘇星月測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違反三調技術規程,將南京市江寧區內5條市政道路錯調成農村道路等問題。

“今天通報的這些案例,絕大多數是由於作業單位和作業人員技術水平不符合要求。”王廣華表示,從二調到三調已經過去了10年,參加二調掌握實際技術的那一批有經驗的人員,經過10年之後,有的作爲“老資格”,已經調到其他地方從事其他工作了。這次開展工作,很多作業單位招聘了大量年輕技術人員,對調查工作本身業務不熟,需要加強培訓。

高技術讓弄虛作假無處遁形

王廣華表示,國務院“三調辦”將繼續配合自然資源督察機構開展督察,嚴肅查處主觀故意弄虛作假的行爲。今天通報的是第一批案例,有些雖然不屬於主觀故意,是調查不認真、不到位、質量把關不嚴、工作責任心不強的問題,但仍必須嚴肅處理,特別是對於相關作業單位而言,這也是一次“黃牌”警告。

值得注意的是,王廣華強調,如果這些作業單位在今後的督察中仍然發現存在問題再次被通報,將堅決“紅牌”罰下,並納入誠信系統實行聯合懲戒。對於主觀故意弄虛作假的,將絕不容情,實行最高量級的處罰。

目前的技術手段也讓弄虛作假的行爲無處遁形。王廣華指出,這種具有主觀故意特點的問題,在三調嚴格的要求和核查手段面前沒有辦法藏身,有一個就能發現一個。

國務院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朱留華介紹說,爲確保三調成果真實準確可靠,有關部門充分利用了現代高新技術手段。在技術上,利用遙感技術,精度爲1米的底圖,可以分辨地面幾十平方米的地物,利用“互聯網+”和雲計算技術,要求實地拍攝帶有定位信息和方位角,能夠反映地塊現狀的舉證照片,用於後期的核查。

在流程上,朱留華表示,調查階段,國家統一採集高分辨率遙感影像,製作正射影像圖,通過內業信息提取,初步判斷地類信息,製作調查底圖下發給地方,要求地方逐地塊開展調查、逐圖斑開展覈實和舉證。對於重要地類,省級還要作出變化原因說明。

此外,在監理與覈查階段,也有相應的措施保證調查成果質量。

由於調查要求高,也已採取相關措施着力提高作業人員技術。自然資源部國家自然資源總督察辦公室主任李全人表示,自然資源部特別要求要給予縣級足夠的指導、支持和幫助,國家和省級三調辦已經組織對三調技術人員開展了8萬多人次的業務培訓,幫助地方協調經費。對於縣級仍然存在的困難,省級三調辦想辦法幫助協調解決,還專門明確對於縣級存在的問題,需要自然資源部協調解決的,會及時協調有關方面溝通解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