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看了很久了,一直想寫,卻又沒法下筆。

因爲很難寫,私人情感摻雜太多,沒法很客觀。

然而,看到網上太多人黑星爺,心有不甘,於是奮筆疾書。

首先聲明,在下星爺忠粉一枚,道不同者,請繞開。

可繞不開的問題是:《新喜劇之王》是在炒冷飯麼?

是的,可蛋炒飯不也是炒冷飯麼?黯然銷魂飯也是!

中餐裏最基礎、最大衆的美味不就是炒冷飯麼?

周星馳真的是在以不變應萬變麼?

仔細看,其實是有變化的:

1、片名與字體

在經典電影名字前加個“新”字,這是港片的一貫做法,比如《新警察故事》《新難兄難弟》,要麼就是在片名後加一串年份數字,比如《警察故事2013》《東成西就2011》。

這無疑是在消費情懷,可這種行爲本身有錯嗎?

有需求就有供給。從商業行爲來看,這樣取名,沒毛病。

沿用原海報特色字體,也無可厚非。

這是一種自我屬性的固守與延續,君不見王家衛的字體幾十年來也沒怎麼變麼?

2、序幕與主題

熟悉的大海,熟悉的浪花,熟悉的口號,“努力!奮鬥!”

缺少了那個叉腰而站的背影,卻並不影響老觀衆的心情澎湃。

整整20年,星爺老了,我們也老了。

可“努力!奮鬥!”的主題會過時麼?

在很多人眼裏,這有些老掉牙。

可在更多人心裏,這……永不落伍。

3、愛情與事業

很多人都說周星馳江郎才盡了,也有不少人質疑拍攝兩個月就上映是來圈錢的。

我要說的是,這便是矛與盾,能如此高效率完成一部電影,恰恰證明了周星馳的才華。

這是黃金時代港片的共性。在那個年代,劇組一兩個月收工是常態。

即便是拖延症重度患者王家衛,也有因爲拍攝《東邪西毒》耗時太久無法交差所以用25天拍完《重慶森林》的速戰速決。

被奉爲經典的1999年版《喜劇之王》片長其實只有89分鐘。意不意外?驚不驚喜?這便是那個年代港片速成的鮮活證明。

看似粗製濫造的工業化生產模式下,暗藏着原始質樸的無心插柳與人心所向,這便是少數精華港片在多年後仍然百看不厭的根源。

爲什麼我們對20年前的《喜劇之王》念念不忘,卻對如今的《新喜劇之王》不爲所動?

因爲愛情!

“我養你啊”這句臺詞的刻骨銘心來源於貧賤不移的愛情。

失去彼時的語境,無論如何模仿與再現,都無法再現當初的感動。

年近60的周星馳至今單身,卻沉醉於電影。所以他在《新喜劇之王》不談愛情,只講事業。縱然片長多了那麼兩分鐘,卻很難重拾20年前的輝煌。

因爲觀衆不論年長年幼,還是希望看到那一句“我養你啊”背後掩藏的情感湧動。

那是一種永恆不滅的美好,與20年時間都難以沖淡的心靈悸動。

4、老梗與新意

除了“我養你啊”,被致敬的老梗還有很多。

比如《演員的自我修養》,又比如踩田啓文的腳……

這些老梗會讓老觀衆會心一笑,但並不持久。因爲停留於外在表象的自我致敬只是小聰明,真正的大智慧是衝着內心去的。

正如20年前的《喜劇之王》被影迷定性爲周星馳的自傳一樣,來源於內心裏的真情流露,才能感動你我。

20年後的《新喜劇之王》在延續這一自傳,而非簡單的復刻,它在彌補20年前未能寫完的結局。

請仔細去回憶,1999年《喜劇之王》的結局是什麼?

尹天仇在一場警方行動中全情投入演出一名外賣送貨員,陰差陽錯的擊斃罪犯。這其實是老版最令人詬病的一段,它與前面的情節與主題格格不入,是平庸而常見的港片橋段。它差一點就毀了整部電影,只能說瑕不掩瑜與觀衆的包容讓我們忽視了這一缺憾。

而真正讓周星馳感到遺憾的是之後的結尾……

“算了,其實我對演戲沒什麼才華,還是當觀衆好一點。”尹天仇安於現狀,最終放棄了他的電影演員夢想,繼續做他的社區話劇演員。

這……絕對不是周星馳的真實想法!

他有夢想,他的口頭禪應該是“做人如果沒有夢想,那跟鹹魚有什麼區別。”

他很固執,固執到對電影的追求達到了苛刻的地步,片場魔王的名號並不是空穴來風。

“努力!奮鬥!”並不是博衆一笑的玩笑話,而是他心之所屬的座右銘。

笑中帶淚的《喜劇之王》不能滿足節日喜慶氣氛的需要,於是它畫蛇添足的給了一個妥協式的結局:演員們站在臺上拱手祝福觀衆新年快樂,全劇終。

這是賀歲片的標準結尾,卻絕不是周星馳所想要的。

於是,20年後,他拍出了他真正想要的結局:

如夢終於成爲了真正的演員並收穫了肯定,在登臺領獎前,大屏幕播放着她作爲龍套演員時的花絮片段。

看着屏幕上她如背景牆一般出現在路人甲、蝦兵乙、鄰座丙、替身丁時,如夢開懷的笑了。

而作爲觀衆的我,卻差點哭了出來。

《喜劇之王》裏那種笑中帶淚的感覺,回來了!

這一幕幕讓你想到了什麼?

那不正是遼兵甲、宋兵乙、村民丙、屍體丁嗎!

那不正是周星馳成名前的一點一滴麼!

這纔是他的人生、他的自傳!

1988年,在龍套界摸爬滾打多年的周星馳,終於憑藉《霹靂先鋒》裏的演出獲得第25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

當他第一次登上領獎臺時,內心裏該有多麼希望主辦方能在大屏幕上放一放他的龍套花絮啊!那是他爲之奮鬥了8年的演員生涯。

8年啊!人生有多少個8年?

爲了追尋自己的演員夢想,他演了8年“死跑龍套的”!

陪他一起去考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的好友梁朝偉已經無心插柳般躋身於“無線五虎”(這一經歷也被他放入了《新喜劇之王》裏),而他自己卻從未出演過主角,一次都沒有!

他有沒有想過放棄?

肯定有過。這種焦急、糾結、壓抑、痛苦之後的獲獎是多麼的珍貴!哪怕只是一個最佳男配角,也足以讓站在頒獎臺上的他永遠銘記。

於是,20年前未能在《喜劇之王》裏表達出來的,那種初登獎臺時的心情,20年後一定要在《新喜劇之王》裏讓大家看到!

這是壓在心裏若干年的一種夙願,希望所有觀衆能夠感受他那曲折而心酸的心路歷程。他必須宣泄出來,爲了他的夢想、他的堅持,也爲了他內心的驕傲。

你看懂了這一次結尾與20年前老版的不同了麼?這纔是真正的結局。

那些把《新喜劇之王》歪曲解讀爲悲劇結尾(如夢死掉了)的人,你們根本不懂周星馳!

5、龍套與明星

毋庸置疑,周星馳是有龍套情懷的,而這種深情很多人根本無法理解。

同樣是講述龍套的故事,2015年爾冬升導演的《我是路人甲》收穫了遠比《新喜劇之王》多得多的褒獎與肯定。

可你用心想一想,才4年而已,《我是路人甲》除了故事梗概,你還能記住多少?

你記得住主演的模樣與姓名麼?你記得住主角的哪怕一句臺詞麼?

我們只能記住片中那幾位客串路人的大導演。爲什麼?

因爲爾冬升只想講述一個龍套演員的故事而已,他並沒有真正的成爲他們。

而許多年後,你仍然能記住《新喜劇之王》裏的張全蛋與他的“表姐,不要再吸毒了”,你也能記住馬老師經紀人以及她的那一句“注意了,馬老師來了,閃開閃開。”

這麼多年來,周星馳電影裏的龍套角色一直讓我們過目不忘,如花、石榴姐、烈火奶奶、唐龍、醬爆、豬剛鬣、“左青龍右白虎”的師爺、“你怎麼不早說”的老丫鬟……

周星馳每次都會給龍套們超常規的發揮空間,不在乎搶戲多少。

因爲他真的很愛龍套。他念舊,願意提拔龍套,每次拍戲都不惜擠出寶貴的片長去讓他們盡情的施展才華。

換言之,爾冬升只是把龍套當作故事與工具,而周星馳卻把龍套當作了自己。

對於龍套演員的重視與認同,周星馳做到了“無人匹敵”。

他是“喜劇之王”,同時也是“龍套之魂”。

請不要忘記,1999年張柏芝纔剛出道,《喜劇之王》是她的第一部電影,周星馳把她調教得如此驚豔,也算是提拔新演員的典範了。

而20年過去了,張柏芝在哪裏?

身爲演員,周星馳很明白演員失勢後的痛苦與失落,於是他用王寶強塑造出馬可這個過氣明星。

這個角色融入了周星馳那自卑與自傲一直如影隨形的危機心理。

他害怕自己過氣,害怕觀衆不再認同他的演出,於是他寧可長時間退居幕後當導演,也不願再重登銀幕。

可我們仍能從《新喜劇之王》裏看到他無處不在的影子,從女主角如夢那執着的眼神裏,從龍套們跺腳生氣的表情裏,甚至從配樂與插曲裏……

6、配樂與插曲

《24/7》,也許是周星馳電影裏最冷豔動人的一首配樂了,指的是“一天24小時/一週7天”,每天都在發生,而且永遠不會停,因爲24除不盡7,無限循環下去……

我想把這篇文無限循環下去,所以請倒帶回到《新喜劇之王》的開頭。

陳百強的《疾風》響起:

“問野風踏遍幾多長路,方可見到理想都;

踏破多少波浪和荒土,至能含笑地停步。

……

如內心有夢便全力追蹤,不須計那天才可終;

如內心有夢便全力追蹤,好比天空疾勁野風。”

這是周星馳最喜歡的一首老歌,也是他屢敗屢戰時心裏無數遍詠唱的歌曲。

它飽含感情,用輕快的曲調鼓勵我們去追尋夢想,去努力!去奮鬥!

多年過去,我們也許如周星馳一般苦盡甘來,也許如無數龍套演員一般籍籍無名。

然而,只要我們努力過,奮鬥過,便不負我們的青春。

是的,我們也曾年輕過,夢想過,好比那天空疾勁野風……

謹以此文,獻給20年前……年輕的我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