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0后,一晃就奔五了,人生如河流,写完后,我流泪了。70后,一晃就奔五了,或许你在骨子里,是那种害怕热闹的人。

导语:

70后,一晃就奔五了,人生如河流,写完后,我流泪了

【1】

70后,一晃就奔五了,真是人生如河流。

我是说不管愿不愿意,或者有没有意识到,我们都在一路奔向自己的远方。回过神来,我们早已不再是镜子里的少年。而是奔五的中来年。

年轻的时候,所以选择远方的,义无反顾地生活在远方;所以选择留下的,安安心心地过着日常;所以清晨起来赶地铁的,早就习惯不再抱怨;所以深夜熬夜的,明知对身体不好依然沉溺于黑夜。

说来残酷,在某个路口我们做了不同的选择,下一秒我们就已经分道扬镳。那些真正的朋友自然还在身边,即使不常联系,也依然在我们的生命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除此以外的所有人,我是指所有人,都没有办法跟我们保持相同的生活节奏了。

有时候害怕跟许久不见的老友聊天。

怕我们所感兴趣的不是同一个话题,怕他们所说的日常是我不了解的远方,怕时光一晃好多年,曾经让我们热血沸腾的话题,再也没办法激起彼此的兴趣。可最害怕的,是我还在说着那些,眼前的人已经不再听了。

没有好坏,只不过我们选择了各自的道路。既然选择了,就没有谁还停留在原地不走。

【2】

70后,一晃就奔五了,或许你在骨子里,是那种害怕热闹的人。

可你不得不承认,在某些孤单的夜里,如果不找人说说话,都觉得空气里是难闻的潮湿味儿。所以你对自己说,出去走走吧,去一些聚会的场合吧,去喝酒吧,去热闹吧。

有些人天生属于聚光灯,他们健谈、幽默,他们一出现就能吸引别人的目光。可有些人做不到,他们害怕尴尬。又因为是如此地害怕尴尬,所以只要他说话后出现短暂的沉默,都会下意识认为是自己的错。那天快天亮,他在走回家的路上,看着天一点点亮起来,却只觉得自己在往下沉,像是无足轻重的人,世界是个画板,他是即将被橡皮擦去的部分。

风冷的刺骨、席卷着落叶,苍白的建筑物遮挡了视线,街道四下无人,连经过的车都很少。他开始对自己说话,那不是单纯地自言自语,而是认真地跟自己说话。

最后也只能轻笑一声,这就是自己,这就是他。

能怎么样呢?

自己的性格就是这样。

轻描淡写的孤独过往,却是岁月之言,妙语连珠。

或许是自嘲,或许是释怀,他不再拧巴了。

【3】

70后,一晃就奔五了,我花了很久,才接受自己不过是个普通人。

普通到不能更普通的人,我的生活极其单调,只是跟猫说话,看书写字。如果有时间我非常乐意跟好朋友聚会聊天,这无疑是奔波时代里最大的享受;可这也是奔波时代里最大的奢侈,能相聚的时间终究比不上要独处的时间。

但这归根结底是我自己选择的,哪怕有段时间我再不乐意,哪怕有段时间我觉得孤独像是草原里的一棵树,醒目得很尴尬。如今的我,欣然接受。

我接受所有的失去,接受所有的错过,接受自己的近视,接受自己的缺陷,就像接受自己与生俱来的一部分。接受在人生的这条河里,我不过是一艘小船,能承载的事情和人,终究只有那么些。

曾经我特别疑惑:倘若相遇最终要分别,为何在最初要相遇。但换句话来讲,如果十年以后我们注定要离别,那意味着我们有9年364天可以在一起看世界。

这就足够了。

我们经历的所有事情,都将跟随着我们一同奔向大海。我不知道大海那边有什么,不知道明天迎接我的是什么,但我决心抓住剩下的东西一同往前走。哪怕浑身湿透,也要奔向对岸。因为我从无数个能够打垮我的往事中幸存了下来,因为这是我所选择的道路。

倘若你也在河流里一路向前,那你便会明白,有时哪怕只是远远看上一眼,也足够温暖彼此。倘若像所有文学作品里所说,孤独才是人类永恒的命题,那陪伴也就变得无比珍贵。

而我们在各自的人生河流里,竟然还能够相遇于这个大千世界,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被祝福的事了。

70后,一晃就奔五了,可我还想更贪心一点。

祝你淌过人生的河流最终奔向大海,祝你平静地接受所有的悲和喜,祝你可以保留住自己还能遇到陪伴。时间的答案到底是什么呢?我认为是我们最终学会了与接受孤苦相依。但学会接受失去,也是获得的开始。

幸而在人生的河流里,瞥见你这艘船,这是赚到的。写完后,我流泪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