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無疑,由於技術壁壘的存在以及信息被索取後的“黑箱效應”,用戶對App過度索權的行爲還是存在着普遍的疑慮和不安全感。新京報“X·15”特刊本次聚焦人們普遍關心的App過度索取權限、隱私泄露等問題,聯合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對上百款App的代碼進行了“全景掃描”。

孟然(新京報評論員)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劉越

手機與我,何以爲界?

比你更懂你父母的,是保健品推銷員;而比你父母更懂你的,則是手機。近期“種草”了哪些化妝品、喜歡喫哪家的外賣、經常瀏覽哪類新聞、是否有出行的打算——手機與我們日益形影不離,也探尋着我們最隱祕的需求。而看似對我們瞭如指掌的手機,也時常令人感到不安:手機與我,何以爲界?

新京報“X·15”特刊本次聚焦人們普遍關心的App過度索取權限、隱私泄露等問題,聯合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對上百款App的代碼進行了“全景掃描”。檢測結果發現,有超8成的App安裝包中均含有超出其原本業務範圍的權限代碼;有超過半數的App含有索取用戶通訊錄的代碼。這意味着,對於隱私協議看都不看的絕大多數用戶而言,當點下“我同意”的按鈕時,也是向App敞開了大門,“諸多信息、任君挑選”。

當然,對此或許也不必一味搞“有罪推論”,根據業內人士的反饋,不少App的源代碼是直接複製而來的。但無疑,由於技術壁壘的存在以及信息被索取後的“黑箱效應”,用戶對App過度索權的行爲還是存在着普遍的疑慮和不安全感。數據的重要價值被一些互聯網大佬反覆強調,甚至擺到了“未來戰爭”的高度,但作爲數據提供者的用戶們卻茫然無措,不知道這些信息會以何種形態“上戰場”。

應該說,在用戶和技術的博弈中,技術仍舊是強勢的一方。新業態的萌發、技術的高速迭代、人工智能的高效深度學習,都使得人們對技術的依賴在加深,潛移默化之間,技術正掌控着越來越多的主導權。這也是很多人焦慮的核心所在——我們或主動或被動地將隱私交予對方,卻拿不準對方是敵是友。

不過,值得肯定的是,近一兩年來,對於用戶的隱私保護正在從模糊的原則性條款,逐漸進化爲可對照、可執行的細則標準。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日前發佈《互聯網應用收集個人信息基本規範》草案(簡稱《規範》),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這意味着App收集個人信息將面臨“國標”約束。何種類型的App可以收集哪些信息,相關表格一目瞭然。

保護用戶的隱私安全還是包容互聯網業態的發展,這並非一道“二選一”的選擇題。我們看到相關監管方正試圖從模糊走向精細,通過織密標準化之網,引導和規制App“按需索權”。而對於諸多App而言,也只有對用戶隱私保持敬畏和自覺保護,才能建立起信任和黏性。相反,若仍無所顧忌地“巧取豪奪”,甚至用數據“作惡”,那用戶拋棄你,連聲再見都不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