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不死鳥”華塑控股業績低迷 實控人又送“大禮包”救急

財聯社(成都記者崔文官實習生王文利)訊,中止貿易業務轉型醫藥行業,華塑控股(000509.SZ)希望止損盈利,但事與願違。華塑控股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收3508.92萬元,同比銳減97.01%;淨利潤爲-837.44萬元,去年同期爲-422.75萬元,虧損擴大近一倍。

實控人坐不住了,開啓“送溫暖”模式,昨日晚間公司公告稱,已完成實控人贈與資產的相關工商手續變更。至此,華塑控股的業務範圍將增至文化藝術產業。記者注意到這已經不是華塑控股第一次收到控股股東“大禮包”,公司經營狀況糟糕一直處於退市的邊緣徘徊,這次控股股東的“救急”能否真的挽救其業績的頹勢?

業務再轉型母公司仍難盈利

目前華塑控股的主業是醫療服務行業,營收主要來自上海櫻華醫院。據公告上半年櫻華醫院實現營業收入3056.28萬元,實現淨利潤1079.72萬元,毛利率60.66%。

但是千萬淨利仍難抵華塑控股連續虧損,公司連續十七年扣非後虧損,今年上半年扣非後淨利-218.56萬元。對此,華塑控股將本期虧損歸結爲兩個方面,由於本期貿易業務中止導致對應利潤減少,以及本期無投資收益。

華塑控股的主營業務幾經轉變,一年前還是以貿易業務爲主,去年下半年就“變臉”爲醫療服務行業。行業跨度令人咋舌,記者查詢華塑控股2018年年報發現,2017年初開展大宗商品貿易業務至2018年7月全面終止。而當年5月,公司實控人李雪峯向華塑控股無償贈與櫻華醫院51%股權。

據公告,2018年盈利虧損的原因是,貿易業務不佳。華塑控股盈利狀況亟待止損,與大宗貿易業務一同被砍掉的主營業務還包括園林工程和房租收入兩個部分。

通過查詢相關資料,記者發現這並非華塑控股第一次主營業務轉型。公司5次易主、多次轉型。自1993年在深交所上市以來,公司業務先後涉足包括服裝、物業、外貿及氫氧源焊割機等;公司名稱也幾經轉變,華塑控股主營業務曾包括塑料型材、鋁合金型材及門窗的生產、銷售等。

“大禮包”保殼上市

華塑控股雖然連年扣非爲負,但一直未被退市,很大程度上源於控股股東的慷慨保殼之舉。

2013年是華塑控股的攸關之年,此前連續2年虧損。當年控股股東送出的“大禮包”—2億現金和成都麥田園林有限公司100%股權。公司狀況得以扭轉,免於停止上市風險。然而,由於經營狀況不佳的原因,園林資產在2018年以股權轉讓的方式剝離。

好景不長,2016年公司經營狀況再陷窘境。控股股東直接向華塑控股捐贈5000萬元現金,公司當年淨資產爲3618.8萬元。

一次次的“輸血”拯救,卻未能挽救公司的財務狀況。通過查詢相關數據,九年來,華塑控股的資產負債率都在88%以上,2010年至2012年都在100%以上,2012年資產負債率146.93%,當年負債總額6.63億元,而資產總額僅4.51億,當年“資不抵債”纔有了後續的“輸血挽救”。2018年資產負債率爲92.68%,負債總額1.92億元。

以今年上半年爲例,“資不抵債”的窘境再次出現,據半年報,本期公司負債總額1.9億元,資產總額1.97億元,負債率達96.41%。聯繫此前的股改、現金贈予等舉動,此次實控人無條件“輸血”也就不難理解了。

不斷變換的實控人,一次次“輸血”,年年的高負債率。華塑控股一直退市邊緣徘徊,其曾涉及的行業,包括羽絨、建材、地產、園林等都未能經營長久。記者梳理近三年的年報,公司都提到了“未能形成核心競爭力”。那麼此次大股東的“輸血”又能維持多久呢?爲此財聯社記者曾多次致電華塑股份董祕辦,電話均處於忙線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