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幼蟲腐臭(American foulbrood)又叫“爛子病”,是蜜蜂幼蟲的一種惡性傳染病。美洲幼蟲腐臭病分佈極廣,幾乎世界各國都有發生,其中以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發病較重。

美洲幼蟲腐臭病是由幼蟲芽孢桿菌所引起的。菌體長2~5微米,寬0.5~0.7微米,能運動,若用苯胺黑或墨汁負染時,能觀察到成簇的鞭毛。該桿菌常形成芽孢來抵抗藥物治療,是一種很難治癒的幼蟲病。

蜜蜂美洲幼蟲腐臭病防治技術,不要再踩雷了

美洲幼蟲腐臭病主要是老熟幼蟲或蛹死亡。因此,對可疑患美洲幼蟲腐臭病的蜂羣,可從蜂羣中抽取封蓋子脾1~2張,仔細觀察。若發現子脾表面呈現潮溼、油光,並有穿孔時,則可進一步從穿孔蜂房中挑出幼蟲屍體進行觀察。若發現幼蟲屍體呈淺褐色或咖啡色,並具有黏性時,即可確定爲美洲幼蟲腐臭病。

孵化24小時的幼蟲最易受感染,經過兩天以後的幼蟲則不易受感染;因此,蛹和成蜂也不受感染。在蜂羣內,病害主要通過內勤蜂對幼蟲的喂飼活動而將病菌傳給健康的幼蟲,而被污染的飼料(帶菌蜂蜜)和患病巢脾是病害傳播的主要來源。在蜂羣間,病害主要通過養蜂人員不遵守衛生規程的操作活動,如將患病蜂羣與健康蜂羣混合飼養、蜂箱蜂具混用和隨意調換子脾等,都可能造成病害的傳播蔓延。其次,蜂場上的盜蜂和迷巢蜂,也可能傳播病菌。

美洲幼蟲腐臭病菌生長要求的最適溫度在34~37℃之間。因此,美洲幼蟲腐臭病多流行於夏、秋季節,即蜂羣繁殖盛期。

對美洲幼蟲腐臭病須採取綜合方法進行防治,可從下列三個方面進行。

隔離病羣

對於患病蜂羣,必須進行隔離,嚴禁與健康蜂羣混養;對於其他健康蜂羣還須用藥物進行預防性治療。

分類治療

對於病重羣(一般爛子率達10%以上者),必須進行徹底換箱換脾處理。對輕病羣,除需用鑷子將所有的爛幼蟲清除乾淨以外,還須用棉花球蘸取0.1%的新潔爾滅溶液清洗巢房1~2次。對久治不愈的重病羣,爲了防止傳染其他蜂羣,應採取焚蜂焚箱的辦法,徹底焚滅。

結合進行藥物治療

可選用磺胺類藥物進行飼餵或噴脾。但一定要在採蜜期到來之前兩個月進行,以免污染蜂蜜。磺胺噻唑鈉片劑或針劑均可。每千克1︰1的糖漿加入1克的磺胺噻唑鈉,調勻後喂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