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證券記者  張賀

10月12日,海蘭信發佈兜底式增持倡議書;10月16日,東土科技發佈兜底式增持倡議書;10月17日凌晨,利亞德董事長聲情並茂的兜底聲明刷屏.....僅僅四個交易日,就有3家創業板公司實際控制人向員工發出增持公司股票倡議書,並承諾如果持股產生虧損,由實控人予以補償。

“10月應當會有更多的公司發佈類似公告,就像2017年6月一樣。”滬上一私募基金負責人對《金證券》記者表示。

然而,倡議僅僅是倡議,只是表達了實控人懇切的心情和美好的願景。從去年6月那波兜底增持看,不僅兜的不是“底”,公司股價繼續下跌,而且不少過了兜底式增持鎖定期的公司,是否對增持的員工進行了補償也成爲未知數。

創業板實控人爭着發增持倡議

10月12日早間,海蘭信發佈公告,公司實控人申萬秋髮布鼓勵員工增持股票倡議書,凡10月12日至10月19日期間淨買入公司股票,且連續持有12個月以上並在職的員工。產生的虧損,申萬秋將以個人資金予以補償;若有股票增值收益則歸員工個人所有。《金證券》記者注意到,國慶假期後四個交易日內,海蘭信股價跌幅近20%,創出三年內新低。而今年2月6日,海蘭信已經發布過一次增持倡議。

10月16日早間,東土科技公告,公司實控人李平及公司重要股東、主要業務板塊管理人員常青、邱克、薛百華向公司提交鼓勵員工增持股票倡議書,凡10月16日至10月31日期間淨買入的公司股票,且連續持有12個月以上並連續在職的員工。由此產生的虧損,倡議人將以個人資金予以補償;若有股票增值收益則歸員工個人所有。9月27日,東土科技股價創出上市以來新低,10月15日更是刷新最低價。

10月16日晚間,利亞德發佈鼓勵內部員工增持公司股票的公告,次日凌晨,實控人、董事長李軍滿懷深情發出公開信,稱股價經歷了“大腿斬”,鼓勵員工增持公司股票,承擔兜底並保證只賺不賠,“讓生活不易的同事向財務自由邁出勇敢的一步”。這已經是他今年第二次倡議了,李軍8月就曾向內部員工發佈過增持公司股票的倡議。從今年最高點17.39元到10月16日新低6.45元,利亞德下跌幅度高達63%。

《金證券》記者注意到,今年已有28家上市公司發佈了實控人兜底式增持公告,其中17家是創業板公司,8家中小板公司,還有3家是深圳主板公司。而2017年全年僅27家A股發佈兜底式增持公告,其中21家集中在去年6月。27家公司中,除東方金鈺是滬股外,其餘均在深交所上市,大多也是創業板股。

“創業板公司基本是私企,實控人持股比例高,股權質押率也很高,市值管理的衝動更強。最關鍵的是,創業板跌那麼慘,實控人想穩定股價的願望比誰都迫切,發出兜底增持的倡議不足爲奇。國企實控人肯定不會做也沒法做兜底的承諾”,上述私募基金負責人對《金證券》記者分析。

響應兜底增持的員工大多虧慘了

可以肯定的是,兜底式增持倡議很難在市場激起水花。以利亞德爲例,今年8月7日,李軍曾向公司員工發出增持號召,增持時間爲8月8日至8月20日。8月22日,利亞德公告增持結果,在利亞德及全資、控股子公司員工4292人中,共有290位員工通過二級市場增持公司股票,累計增持股票367.04萬股,增持均價爲10.69元/股。即使以10月17日漲停價7.3元計算,第一波增持的員工仍浮虧近32%。

如果說利亞德的時間太短,那不妨看看去年那波“兜底”。《金證券》記者注意到,去年實控人倡議增持的27家公司,無一例外股價繼續下挫。

驊威文化爲例,公司實際控制人兼副董事長、總經理郭祥彬去年6月向全體員工發出增持股票的倡議,承諾凡在2017年6月12日至15日期間淨買入公司股票,連續持有達到12個月並在職的,虧損予以補償,收益則歸員工個人所有,並且收益不足10%的,亦由郭祥彬補足。這也是實控人兜底增持中首家承諾保底收益的上市公司。去年6月19日晚間公司公告,共有36位員工在倡議期通過二級市場增持公司股票,累計增持股票775,300股,增持均價10.04元。

《金證券》記者注意到,今年6月5日,驊威文化因籌劃重大事項開始停牌,至今仍未復牌,但停牌前股價已經較員工增持價縮水了一半。實控人有無給予36位員工年息10%的增持補償?公司證券部人士對記者表示,現在是第三季度業績披露窗口期,不適宜接受採訪。10月15日,公司發佈了前三季度業績修正預告,進一步下調業績預期,預計淨利潤同比降幅將達到83%-86%。

實控人對公司股價是否真的有信心,員工估計比投資者更清楚。《金證券》記者注意到,去年6月14日,長城影視長城動漫均披露了公司員工響應公司實控人倡議增持公司股票的情況。長城影視公告,增持期間共有2名員工累計增持公司股票2800股,增持均價爲10.5元,公司當時員工數量爲418人。而

增持期間,長城動漫僅1名員工增持公司1000股,增持價格爲每股10.015元,當時公司員工爲143人。

增持倡議不要變成考驗員工忠誠度

北京某公募基金人士對《金證券》記者表示,即使公司實控人認爲自家股價處於低估狀態,也無法保證是最低位置,一旦市場整體走低,增持股票陷入浮虧也在所難免。

股價是否下滑實控人無法保證,這在情理之中。但到期後是否補償員工,卻是其力所能及之事。《金證券》記者初略統計,去年6月實控人倡議增持的21家公司,目前多數承諾到期後沒有披露補償情況,還有部分公司多次延長兜底增持承諾的減持時間。

科陸電子10月14日剛剛發佈董事長已補償完畢的公告。公告顯示,去年6月承諾期內有120名員工累計淨買入公司股票113.31萬股,成交均價約8.84元,成交總金額爲1002.16萬元。由於停牌、股市低迷,公司二度延遲股票出售日期至今年8月6日-9月28 日。該期間,員工總計賣出公司股票40.86萬股,成交均價約5.62元,成交總金額爲229.6萬元,出售價格較買入價折價約36.43%。董事長現金補償的總金額爲130.75萬元,該補償款項已於10月10日補償完畢。

一家實控人曾倡議兜底增持的創業板公司員工對《金證券》記者說,自己非常反感這種倡議行爲,像在考驗員工是否忠誠一樣,“如果確信股價被低估,大股東增持或回購不就行了,大股東減持,反而一個勁讓員工買,這算什麼?”他透露,公司發出倡議後,有幾十個人響應,主要是中層或要求進步的人,怕不增持領導有看法;到期後也不敢賣,怕老闆有想法,賣的都是想離職的人。“我們這些普通員工當時基本沒增持,誰虧損了敢拿交割單去找老闆要補償?除非不想幹了。但據說沒增持的人,老闆心裏都記着。”

採訪中,不少機構人士也對實控人呼籲員工增持的行爲頗有微詞。“公司股價下跌有多種原因,不管哪一種,都沒有必要讓普通員工去掏錢。這不僅是對員工個人財產的不尊重,同時也有違最基本的商業原則。除了製造短期噱頭外,看不出有別的意義,倒是對股民會產生誤導。”上述私募基金負責人對《金證券》記者表示,股市有自己的運行規律,如果是市場力量,不應該盲目地與之對抗。即便是非理性下跌,也不應該讓公司員工衝在維護股價的第一線。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