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 和訊網

本報記者 包興安

今年8月份以來,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進度加快,對銀行貸款、企業債券等有明顯的接替效應。爲將該接替效應返還到社會融資規模中,2018年9月份起,央行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納入社會融資統計範疇。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黃志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地方專項債是針對地方政府特定項目的債券,與地方政府一般債券不同,專項債是要直接投向特定項目,與地方政府城投債有點類似,而城投債本身也是作爲企業債納入社會融資統計範疇。

黃志龍認爲,隨着地方專項債發行規模越來越大,地方專項債納入社會融資統計範疇,能夠更加正常合理科學地反映金融體系對實體經濟的金融支持,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將提升社會融資總規模和總信用的增長速度。

數據顯示,9月份新增社會融資規模2.21萬億元,同比少增397億元。不含專項債的舊口徑社會融資規模9月份新增1.47萬億元,同比少增約5000多億元,而9月份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近7400億元,同比多增4900億元,是當前社融口徑下的主要補充。

申萬宏源分析師孟祥娟認爲,將專項債納入社會融資統計範疇意味着管理層對於一般政府債和專項政府債定位明顯區分開來。專項政府債與項目對應,自求平衡,用來替代城投債的趨勢愈加清晰。以此邏輯,考慮到支撐社會融資規模、支撐基建、解決地方債務問題這三個維度,明年專項債規模大概率將擴容。

財政部預算司副司長郝磊表示,今年7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加快1.35萬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進度,在推動在建基礎設施項目上早見成效。按照國務院工作部署,財政部積極採取多項措施指導各地做好專項債券發行工作,提高債券發行便利程度,目前各地專項債券發行進展順利。今年前9個月地方累計發行新增專項債券12478億元,佔當年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額度的92.4%。

郝磊表示,下一步,財政部在督促各地繼續做好專項債券發行的同時,將指導各地加快專項債券資金使用,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早見成效,更好發揮地方規範舉債對穩投資、擴內需、補短板的重要作用,促進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聲明:版權屬於原作者,文中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本平臺立場,轉載的目的是爲了更好的傳遞和分享信息,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出處,還望諒解。涉及版權問題,敬請作者及時在後臺與我們聯繫。

\n \n \n \n","Digest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