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主要蘊涵在“道”這個概念中,“道”本意是指地上人行之道。

  古代思想家把它引申、抽象爲自然界和社會領域中的最一般性法則,有天道、人道、地道之別。

  不僅道家,儒家也講“道”,且十分重視“道”。儒家與道家的“道”既密切相關又有很大區別。

  老子、孔子都生長在一個禮崩樂壞、天下無道的時代,對道有了自覺的意識,都是通過對禮樂文化的歷史反思來“悟道”的,不同的是,老子體悟出的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而孔子體悟出的則是歷史之道、人文之道。更確切地說,老子是以天道爲本,上道下貫,涵天地人;孔子則是以人道爲主,下學上達,通天地人。

  唐代韓愈在《原道》中說:“斯吾所謂道也,非向所謂老與佛之道也。”所謂儒者之道,即“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無待於外之謂德。仁與義爲定名,道與德爲虛位”。

  這裏的“道”指的就是作爲儒家思想核心的“仁義道德”。韓愈的這一界定,從根本上對儒家之“道”與道家之“道”做了區分。對“道”的不同理解,直接決定了儒家教統的獨特性。

  在儒家看來,道的下貫和落實就是所謂的“教”。因此,“修道謂之教”,意味着知道、明道、守道、修道、得道。而且,儒家所講的修道爲教,不是佛家道家離世孤修的純粹生命修煉,而是儒家在自我修養(修己)的基礎上安人、修己安百姓、正己正人的內聖外王之道在“教統”上的體現。

  因此,在儒家“教統”之中的“教”大致包含今天的教化、教育、宗教三方面的意思。例如《周禮》中,大司徒的職責中有所謂的“十二教”:“因此五物者民之常,而施十有二教焉。一曰以祀禮教敬,則民不苟;二曰以陽禮教讓,則民不爭;三曰以陰禮教親,則民不怨;四曰以樂禮教和,則民不乖。五曰以儀辨等,則民不越;六曰以俗教安,則民不偷;七曰以刑教中,則民不虣;八曰以誓教恤,則民不怠;九曰以度教節,則民知足;十曰以世事教能,則民不失職;十有一曰以賢制爵,則民慎德;十有二曰以庸制祿,則民興功。”其教民的內容可謂具體而廣泛,涉及民生的各個層面。

  《禮記·王制》中亦云司徒“修六禮以節民性,明七教以興民德,齊八政以防淫,一道德以同俗,養耆老以致孝,恤孤獨以逮不足,上賢以崇德,簡不肖以絀惡”。陳澔在這一節下注雲:“此鄉學教民取士之法也,而大司徒則總其政令者也。”《禮記·經解》也提及孔子所談的六藝之教。可見,當時的政治就是教化,教化就是政治,二者難分難解,渾然一體。

  至春秋,三代政教合一、官師不分的局面被打破,於是出現了《莊子·天下篇》中所謂的“道術將爲天下裂”的局面。其中最大的事件就是“學在官府”向“學在民間”的轉化。孔子以“存亡繼絕”的歷史使命感,搶救並整理了瀕臨散失危險的上古文化典籍,同時,以此爲教本,創辦私學,實行“有教無類”的辦學方針,從而打破了教在官方的獨霸局面,使學校教育、社會教化融爲一體。

  這樣,道之下貫謂教就意味着,以天下蒼生爲念,推己及人,教化天下,使天下歸仁。《論語·憲問》:“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這段話體現的正是孔子通過教育培養士人,使其擔當起教化民衆的責任並進而改造社會的思路。那麼如何安人、安百姓呢?

  孔子認爲應在“富之”的基礎上“教之”使安,《論語·子路》:“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由此可見,儒家教統之“教”實則社會教化,其內容就是價值理性的“仁義道德”,而其手段則是詩書禮樂。儒家“教化”即通過宣講、表彰、學校教育以及各種祭祀儀式等方式,向人們灌注儒家價值觀念,使其遵守社會秩序。

  教化與教育相彰,不僅構成了儒家教統的一個重要方面,它還直接體現爲儒家學說的宗教化。儒家非常尊重禮樂文化中的祭祀傳統。

  例如,孔子並不反對祭祀,相反卻倡言祭祀,但與傳統不同的是,孔子在談到祭祀時,一方面繼承傳統,另一方面順應歷史潮流提出自己的觀點。孔子對傳統宗教意義上的鬼神觀採取存而不論、敬而遠之的態度。

  《論語·學而》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喪葬與祭祀是對已故的先人一些物質和精神的奉獻,不是要死者像活人一樣享受一切,而是作爲一種手段,使“民德歸厚”,人人具有仁愛之心,社會道德水平普遍提升。

  概括地說,儒家教統是聖人以道化人、化世的“教化、教育、宗教”之綜合。歷史上的“教統”還包括禮教、樂教、詩教、書教、易教、春秋教等,但這些大致都體現在上述三個方面。從大的範圍講,儒家“教統”只是儒家“道統”落實的一個途徑。“道統”的落實途徑還包括“政統”和“學統”。道統作爲價值系統可以涵蓋教統、學統和政統,一道開三門,立體地下貫與上通。

  作者介紹

  

  韓星,男,1960年6月出生,陝西藍田人。著名儒學、儒教研究專家,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安中和書院院長。

  主要從事中國思想史、中國文化史、儒學思想史、儒家經典詮釋學、儒(孔)教問題研究。

  中華孔子學會理事、國際南冥學研究會副會長、中韓文化交流叢書編委、中國儒學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儒教研究中心學術委員、孔子文化全球傳播委員會專家顧問團成員、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政治哲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孔子2000學術網站顧問、《原道》學術委員、《原道》文叢編委、陝西省社會科學院古籍研究所兼職研究員、陝西省孔子研究會常務副會長等職務。

  出版專著有《先秦儒法源流述論》、《儒教問題:爭鳴與反思》、《儒法整合——秦漢政治文化論》、《孔學述論》、《中國文化通論》、《儒家人文精神》等,在國內產生廣泛影響。

  近幾年先後赴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韓國等國家和臺灣、香港、澳門等地區進行學術交流活動。

  

  本文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3月23日

  圖片源自網絡

  主編:潘冬暉 責編兼美編:王倩鈺

  外聯:盧少美 監製:何向民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