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殷格翰2018年10月19日电/美通社/--勃林格殷格翰今日公布了GioTag研究的结果,这是一项真实世界回顾性研究,旨在研究在一线阿法替尼治疗后使用奥希替尼,对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阳性(EGFRM+)并带有获得性T790M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获得性T790M突变是第一代与第二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最常见的耐药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这种治疗顺序能够有效地延迟随后的化疗。相关结果今日发表于《FutureOncology》期刊。

研究结果表明,在一线阿法替尼治疗后再使用奥希替尼的中位治疗时间为27.6个月。在这个广泛的真实世界人群中,所有患者亚组的临床获益保持一致。在外显子19缺失突变(Del19)亚组(治疗中位时间:30.3个月)与亚洲患者亚组(治疗中位时间:46.7个月)中,观察到了特别令人鼓舞的结果。此外,2年与2.5年生存率(OS)分别为78.9%和68.8%。[1]

在本研究入组的患者中,有15.3%的患者在刚开始使用阿法替尼治疗时的体能评分(ECOGPS)为2分,而这些患者通常会被排除在临床试验之外。[1]

虽然奥希替尼是一线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2]但它缺乏后续TKI治疗选择。因此,许多患者在奥希替尼治疗失败后只能接受化疗。[1]GioTag结果表明,在阿法替尼治疗失效后使用奥希替尼的治疗顺序有望为大量患者带来持续的临床获益,延长无化疗治疗期。[1]

奥托瓦格纳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肿瘤学家、本试验协调观察员MaximilianJ.Hochmair博士说:“随着更多靶向治疗药物的出现,我们需要了解多线靶向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GioTag试验结果显示,针对EGFR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阿法替尼治疗后使用奥希替尼的治疗顺序是一种有吸引力的策略,能为大量患者带来持续的临床获益。同样重要的是,它能延长患者至化疗的时间。”

勃林格殷格翰实体瘤全球医学总监VictoriaZazulina博士说:“在世界肺癌大会上发布的一项最新全球调查结果显示,针对EGFRM+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许多医生认为他们没有足够的信息来做出明智的治疗决策以最好地利用现有的治疗选择。在缺乏随机试验数据的情况下,真实世界数据有望为治疗决策提供证据。GioTag是全球首个在EGFRM+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评估靶向治疗在日常临床实践中使用顺序的研究。这些结果将为EGFRTKI的使用提供更多的洞见,从一线治疗开始,最大化的延长靶向治疗的时间和对患者的获益。”

GioTag研究的完整结果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召开的医学会议上对外公布。

References

1.MJHochmairetal.SequentialtreatmentwithafatinibandosimertinibinpatientswithEGFRmutation-positiveNSCLC:anobservationalstudy.FutureOncol.(2018)doi:10.2217/fon-2018-0711.https://www.futuremedicine.com/doi/10.2217/fon-2018-0711

2.SoriaJC,OheY,VansteenkisteJ,etal.OsimertinibinuntreatedEGFR-mutatedadvancednon-small-celllungcancer.NEnglJMed.2018;378(2):113-125.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