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天津,風輕雲淡,秋高氣爽。10月18日上午,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招商引資推介暨“鳳還巢”計劃(天津)座談會在該市梅江中心皇冠假日酒店隆重舉行。

此次會議由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委、縣政府組織舉辦。會議以“投資萬榮·投資快樂”爲主題,以“鳳還巢”計劃實施爲主線,以座談合作、宣傳推介爲舉措,是萬榮縣委、縣政府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各項決策部署,在新時代學用新思想、新理念,新氣象、新舉措提升縣域經濟總量,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的生動實踐。縣委書記杜中偉,縣委副書記、縣長李永輝,縣政協主席孫典孝,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李耀宗,縣委常委、組織部長李建民,萬榮縣人社、招商、金融、工商聯等有關部門負責人以及萬榮縣在津知名人士、企業家、工作人員、大學生創業代表、天津晉商會代表等150餘人參加會議。

座談會由萬榮縣政協主席孫典孝主持。座談會上,萬榮縣委書記杜中偉向有關人員頒發了“萬榮縣經濟發展顧問聘書”。萬榮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李耀宗介紹了萬榮縣發展情況,並作招商推介。縣人社局局長丁文斌宣讀了運城市委、市政府《致全市在外務工創業人員的一封信》。與會人員共同觀看了《萬榮宣傳片》,並結合各自實際,從果業提檔升級,新材料、新能源應用,人才智庫建設等多個方面爲萬榮轉型發展提出方向路徑。

萬榮縣縣委書記杜中偉代表縣四套班子和萬榮人民對在天津工作和創業的萬榮人表示問侯,誠摯邀請在津萬榮人士,常回家看看、多回家轉轉,幫助家鄉的精品蘋果、防水建材、醫藥製藥、文化產品,更多地融入“一帶一路”發展,融入京津冀一體化經濟圈,走向更爲廣闊的市場。並表示,縣四套班子領導會帶頭當好 “金牌服務員”,協調解決企業發展面臨的困難與問題,各職能部門也會沉下身子幫助大家解決用地、用工、用電、用水等方面的具體困難,以實際行動營造“六最”營商環境,以最貼心的服務、最優化的程序,讓大家安心創業、放心投資、舒心生活!

萬榮縣政協主席孫典孝希望萬榮在津人員資源共享、抱團發展,時刻想着家鄉、念着父老,將天津先進的理念技術帶回家鄉,在家鄉投資興業,共同努力把萬榮名縣變成發展的強縣。

會議同時還成立了中共萬榮縣外出經商務工人員管理服務中心天津臨時支部委員會、萬榮縣經濟發展促進會天津分會和天津萬榮縣商會。

在簽約儀式上,萬榮縣委副書記、縣長李永輝代表萬榮縣人民政府,分別與中國民生銀行天津分行、萬榮縣總商會天津商會簽約金融支持項目、與北京丹得投資諮詢有限公司簽約萬榮縣百祥軍事主題樂園項目、與河北衆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簽約綠色裝配式建築項目、與山西順豐速運有限公司簽約蘋果預篩選物流合作項目、與河南黃騰建材有限公司簽約萬榮縣混凝土外加劑項目。

萬榮縣位於黃河與汾河交匯處的峨嵋嶺臺地,全縣共轄14個鄉鎮、274個行政村,國土面積1081.5平方公里,總人口45.5萬人。近年來,萬榮縣委、縣政府緊緊抓住當地優勢,結合縣情,始終扭住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發展核心,以不斷增強人民福祉爲己任,帶領全縣人民,凝心聚力,幹事創業,艱苦奮鬥,開拓進取,使全縣經濟社會取得了長足發展,人民生活不斷改善。

萬榮縣文化底蘊厚重。4000多年前,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在這裏掃地爲壇祭祀后土,萬榮后土祠被譽爲中華祖祠。萬榮還是外交鼻祖張儀、初唐四傑之一王勃等歷史名人故里。這裏更是全國唯一的“中國笑話之鄉”,萬榮笑話文化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爲這片土地倍添了無窮快樂;這裏是優質果業大縣,全縣50萬畝果樹,蘋果種植面積達35萬畝,年產蘋果10.5億公斤,果業收入佔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60%以上,是“中國現代蘋果產業10強縣”“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同時,大閘蟹、三白瓜、香菇、蓮菜、柿餅等一批特色農產品享譽三晉;這裏新型工業穩步發展,有5萬多名萬榮人遍佈全國從事防水建材產業,產銷量佔全國1/3,被命名爲“中國建築防水之鄉”;這裏旅遊產業發展較快,開發建設了后土祠、李家大院、西灘、飛雲樓、孤峯山等景區,其中李家大院是“國家4A級景區”。同時發展了一批鄉村旅遊項目,全域旅遊格局正在形成。

爲了進一步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十三五”時期,萬榮縣委、縣政府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在省委、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明確方向、找準定位,確立了抓好“五個提升”(提升黨建水平、經濟總量、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社會治理能力、民生福祉),突出“五個重點”(重點建設新型工業縣、優質果業縣、特色旅遊縣、美麗城鄉、文化名縣),建成“五大基地”(防水建材生產基地、醫藥加工生產基地、新材料新能源生產加工基地、農副產品加工示範基地、全域旅遊示範基地)的“三個五”總體思路,全力抓好十項重點工作(脫貧攻堅、現代農業發展、新型工業發展、全域旅遊、鄉村振興戰略、“文化名縣”建設、保障和改善民生、生態文明建設、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全面從嚴治黨),奮力實現十個突破(在特色產業發展的規模、質量和效益上求突破;在縣域品牌打造上求突破;在重點項目建設上求突破;在“兩個崛起”上求突破;在實施“三個發展計劃”上求突破;在農業縣的城鎮化發展上求突破;在創新驅動上求突破;在開放發展上求突破;在旅遊景區建設上求突破;在營造良好發展環境上求突破),明確了以項目建設爲載體,以招商引資爲推力,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爲目標,抓重點、攻難點、補短板、惠民生,只爭朝夕,戮力同心,擼起袖子加油幹,奮力實現萬榮在峨嵋嶺經濟帶振興崛起,在黃河經濟帶率先崛起。

兩年來,縣委、縣政府團結帶領全縣幹部羣衆,緊緊圍繞“三個五”總體思路,紮實工作,萬榮經濟社會發生了一系列可喜的變化。一是全縣即將實現脫貧摘帽。二是成功爭取到“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創建資格。三是成功接受了全國縣域綜合醫改現場會觀摩。四是萬榮被評爲第四批“全國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五是今年全省“美麗鄉村”百花節啓動儀式在萬榮舉行。七是轉型發展有大項目支撐。投資16億元的黃河金三角農產品國際交易服務基地中心項目被列爲“山西省十大轉型標誌”項目;投資17.6億元的風電項目列入運城“3515”重大轉型項目盤子,共爭取到新能源規模指標177MW,佔全市1/3。八是“國家級出口混凝土外加劑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創建進展順利,已經接受了太原海關初檢。九是開放發展實現新的突破。通用航空機場項目,項目選址已通過專家評審,萬榮即將進入飛機時代,形成“鐵、公、機”立體交通網絡。十是發展環境不斷變好。縣委、縣政府大力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走在了全市前列,手續辦理更加簡便,企業開辦時間壓縮到了3天以內。

當前,萬榮縣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緊緊圍繞“三個五”總體思路,全力抓好十項重點工作,奮力實現十個新的突破,在推動萬榮在峨嵋嶺經濟帶振興崛起、在黃河經濟帶率先崛起,把萬榮名縣變成發展的強縣進程中,重點抓住5個方面工作。

一是紮實推動全縣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研究提出了“三個六”目標路徑。第一個“六”,是農業全面升級“六區”目標,即打造實施雙層經營體制的標杆區、現代農業科技應用的集聚區、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優勢區、優勢農產品出口的先行區、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示範區、農業社會化服務的引領區。第二個“六”,是農村全面進步“六好”目標,即致富產業好、基礎設施好、生態環境好、社會治理好、鄉風文明好、農村黨建好,打造家園美、田園美、生態美、生活美的美麗宜居鄉村。第三個“六”,是農民全面發展“六有”目標,即新時代萬榮農民要有較強的市場意識、致富能力、開放自覺、法制觀念、道德素養、環保意識,展現新形象新風貌。

二是建設“新型工業縣”。把防水建材產業做強做大,創建“國家級出口混凝土外加劑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同時在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上發力。

三是建設特色旅遊縣、全域旅遊示範基地。一方面,狠抓龍頭景區建設。打造孤峯山“植物園”、后土祠“文化園”、西灘景區“生態園”、以及“蘋果博覽園”“笑話博覽園”等,通過“五園聯動”,彰顯萬榮旅遊新的魅力。另一方面,大力發展鄉村旅遊。

四是建設“文化名縣”。深度開發萬榮后土文化、笑話文化、“李家大院”善文化、產業文化、特色旅遊文化、名賢文化、非遺文化、羣衆文化等八大特色文化,打造“中華笑城·歡樂萬榮”、“尊崇后土·感恩萬榮”、“善行天下·大愛萬榮”、“生態文化名城”、“全域旅遊文化示範縣”、“文化產業開發示範縣”、“羣衆文化活動示範縣”七個文化品牌,讓萬榮的文化資源活起來,文化產業興起來,文化品牌亮起來。

五是建設“美麗城鄉”。縣城建設方面,推進“六城聯創”,創建國家級衛生縣城、省級文明縣城、省級食品安全縣城、省級生態園林城市、省級雙擁模範城和省級林業生態縣。鄉村建設方面,每年採用競爭性使用財政資金的辦法,建設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提高農民就地城鎮化的水平。

編審簽發:楊文謙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