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11.07 - 2019.02.17

藝術家:曹斐 Cao Fei、何子彥 Ho Tzu Nyen、陸壘 Lu Lei、彭弘智 Peng Hung-Chih、唐·吉安 Tiong Ang、菲奧納·譚 Fiona Tan、楊嘉輝 Samson Young、陽江組合 Yangjiang Group、蕭昱Xiao Yu、王慶松 Wang Qingsong

昊美術館(上海)將於2018年11月07日至2019年2月17日呈現展覽“喧譁(Heteroglossia)”。

何子彥,無人之境,2015,鏡面6頻道視頻投影、煙霧機、8聲道音響、演出控制系統,6分鐘,圖片由藝術家及馬凌畫廊提供

展覽邀請了包括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新加坡以及荷蘭在內的不同國家和地區、活躍在當代藝術前沿的藝術家參與其中。他們在成長過程中都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但卻有着不同的歷史經驗、記憶與身份。

這些藝術家成長於全球化加速發展的時代,世界的極速變化與科技、媒體的發展令他們的個人經歷與前輩們完全不同。他們運用產生和流行於當下的媒介與素材進行創作,並由此傳達出對所處獨特地域與時代的不同觀察和見解。

王慶松,長城?,2017,綜合材料,圖片:致謝藝術家

“喧譁(Heteroglossia)”源自蘇聯文藝理論家巴赫金(Mikhail Bakhtin)提出的批評觀念,通常也被稱爲“衆聲喧譁”或“復調”理論,最初是對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說特質的概括。“喧譁”不僅代表了不同語言共存與衝突的狀態,也象徵着當代社會文化的多元與非固定性特徵:衆多各自獨立而不相融合的聲音與意識,他們有機地交錯在一起,彼此平等地相互討論、爭辯所構築成的景觀。

蓬勃於20世紀末的全球化浪潮突顯並加速了這一特徵。然而,帶來了多元性的同時,全球化也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了民族主義的發展和國家疆域的強化;在全球化語境相互影響的趨同表象下,激烈的社會變遷正同步進行着。“喧譁”既是本次展覽的主題,亦作爲貫穿始終的線索,構建起藝術家與這個業已複雜殘酷的世界的對話。觀衆則能由此看到藝術家存在的世界與時代,以及該世界與時代在藝術家心中的模樣。

曹斐,霾,2013,影像,46分30秒,圖片:致謝藝術家

展覽作品主要由裝置和影像組成,表演及多媒體影像裝置作爲亮點共同參與其中。這些作品的形式,是全球化背景下多媒體技術時代的產物,而內容,則是藝術家對於當前時代社會中敏感問題和重大事件作出的積極回應。在“喧譁”的圖景之下,王慶松和陽江組合用醒目的視覺符號及商品向消費社會發問,曹斐和菲奧納·譚將鏡頭聚焦於社會洪流中渺小個體的日常生活。

何子彥、彭弘智和楊嘉輝運用多媒體圖像與影音,討論着歷史和身份,過去、現在與未來的議題。蕭昱和陸壘的作品,跳出了“第一人稱”的敘述視角,以旁觀者的身份傳遞蘊藏在生命中的力量。唐·吉安則希望通過開放的空間結構和觀念性的演出削弱界限的定義,達成強調視覺陳述的總體藝術作品。

陸壘,佯裝狂妄自大,2015,綜合材料裝置,圖片:致謝藝術家及香格納畫廊

菲奧納·譚,幽靈寓所I,2014,影像裝置,5分30秒,圖片:致謝藝術家

“當代”是所有歷史矛盾的聚焦點,21世紀的當代性則超越了國家的界限,並以融合性、多元性以及非固定性作爲其核心價值。展覽“喧譁”立足於當代性,有着衆多不同的聲音與意識,特徵鮮明而絕不劃一,各自獨立又相互融合,是具有充分價值的真正復調。

昊美術館希望能通過展覽“喧譁”所構建的對話平臺,傳達美術館對當代的認知與思考,同時也期待觀衆能夠加入這場對話,呈現作爲社會個體的觀點和態度。

早鳥搶購!喧譁 Heteroglossia

2018.11.07—2019.02.17

昊美術館

(祖中之路2277號上海世和中心)

戳下方“小程序”即刻購票~

貓眼電影演出I電影票演唱會話劇 戳我去購票~

小程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