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規避監管跨界影視:吉翔股份是否如意?

來源:新財料

十一期間,范冰冰逃稅漏稅事件,終於塵埃落定,國家稅務機關表示,范冰冰如果能在規定時間內繳清8.8億元的罰款,將不予追究刑事責任。

受“范冰冰事件”的影響,影視股股價大幅下跌,吉翔股份的股價從最高點已經下跌近40%,讓原本就不順利的“影視之旅”再添波折。 “杉杉系”順利買殼,新華龍更名吉翔股份

吉翔股份(603399)原名新華龍,屬於一家鉬業企業,主營業務爲鉬爐料、鉬化工、鉬金屬等鉬系列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業務,具有焙燒、冶煉、鉬化工、鉬金屬深加工一體化的生產能力,產品主要包括焙燒鉬精礦、鉬鐵、鉬酸銨、高純氧化鉬、鉬粉、鉬板、鉬棒、鉬頂頭等。

2012年上市以後,公司業績開始下滑,2015年甚至出現了大幅虧損,面對慘淡的經營業績和萎靡的股價,第一大股東郭光華開始着手出售控制權。

2016年,郭光華終於找到了買主,對方正是“資本大鱷”鄭永剛控制的“杉杉系”。

鄭永剛何許人也,杉杉控股的董事長,杉杉品牌創始人,兼任上海市寧波商會會長、上海新滬商聯誼會會長。1989年,鄭永剛創立杉杉品牌,並率先在中國服裝界提出並實施品牌戰略,1999年,將杉杉總部移師上海,開始實施多元化發展戰略,自2002年以來,杉杉連年榮登“中國企業500強”。另外,鄭永剛還是資本運作的高手,江泉實業(600212)、希努爾(002485)等上市公司資本運作背後都有“杉杉系”的身影。

這次新華龍實控人有意賣殼,“杉杉系”自然不會放過。從2016年底到2017年初,“杉杉系”總共花費16.05億元,拿下了新華龍28.7%的股權和控制權,成爲新華龍的實際控制人。

注:寧波炬泰(寧波炬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新華龍實業(錦州新華龍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寧波炬泰是“杉杉系”2016年2月成立的投資公司,專門負責這次資本運作。

20172月,寧波炬泰股東之一的李雲卿出任新華龍董事長。至此,“杉杉系”順利地完成了本次資本運作的第一步——買殼。

2018年1月份,新華龍正式更名吉翔股份。 裝入儒意影業,“杉杉系”夢想再造一個“華誼兄弟”

買殼完成以後,第二步就是裝資產了。越優質的資產越能引起市場的追捧,“杉杉系”可謂深諳此道,因此,“杉杉系”這次選擇了一塊極其優質的文化資產——儒意影業。

北京儒意欣欣影業投資有限公司,簡稱儒意影業,成立於2007年,是一家集劇本策劃、影視製作、營銷宣傳、發行放映於一體的專業影視投資公司。在電影領域,儒意影業曾主導策劃並聯合出品趙薇導演處女作《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參與策劃、出品《小時代》,出品《老男孩猛龍過江》。在電視劇領域,儒意影業投資或主導製作的電視劇作品有:《琅琊榜》、《北平無戰事》、《李春天的春天》、《雙城生活》、《前妻的車站》、《養母》、《王海濤今年四十一》、《相伴》、《鐵齒銅牙紀曉嵐4》等。

因爲是非上市公司,我們無法窺視其財務報表,從公司過往的作品來看,儒意影業絕對稱得上是一塊優質的文化資產。

其實,早在買殼之前,“杉杉系”對儒意影業的佈局已悄然進行。

2016年10月31日,寧波厚揚載弘股權投資合夥企業(簡稱:厚揚載弘)以17.8億元的對價拿下儒意影業49%的股份。其中,厚揚投資出資5.09億元認購了厚揚載弘28.59%的合夥份額。

按照厚揚投資與杉杉控股簽訂的《基金合作協議》,對於厚揚投資在厚揚弘載基金中的出資,厚揚投資有權要求杉杉控股在2017年12月31日前回購。

因此,“杉杉系”通過《基金合夥協議》已經實現對儒意影業的體外控盤,其真實目的就是司機將儒意影業裝入上市公司,打造出A股市場的第二個“華誼兄弟”。 證監會嚴控傳媒業併購,吉翔股份裝資產受阻

然而,一切都沒有預想的那麼順利,市場的風向早已悄然轉變。

2015年就像傳媒行業的分水嶺,2013-2015年併購熱潮帶來傳媒牛市行情,喧囂過後,2016年開始,傳媒行業併購大潮回落。

傳媒行業併購熱度下降,與監管政策趨嚴不無關係。2016年5月,監管層相繼出臺併購重組監管政策最新方向,包括對借殼上市和對遊戲、影視行業跨界併購監管趨嚴。2017年2月,再融資新規落地,這對再融資頻繁的傳媒板塊造成一定影響,2017年7月,監管層嚴控對併購重組的業績承諾進行調整,而傳媒行業的併購一般有着高估值、高業績承諾的“雙高”特徵。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2017329日,吉翔股份發佈公告,宣佈終止重大資產重組,併購的對象正是一家文化業公司和兩家遊戲業公司。公告中給出的終止原因是;“由於近期市場環境變化使得交易各方對重要條款的理解產生較大差異,公司本次重大資產重組繼續推進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雖然併購對象中沒有提到儒意影業,但是如此高壓的監管環境下,一家和文化行業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上市公司想要裝入文化資產,幾乎沒有可能。 “明修棧道”不成,吉翔股份“暗渡陳倉”

一手拿着上市公司的殼資源,另一手拿着優質的文化資產,但就是無法將兩者結合,最着急的莫過於主導這次資產運作的“杉杉系”。因爲一旦運作失敗,不但上市公司殼資源要砸在自己手裏,儒意影業這塊文化資產也會砸在自己手裏,兩頭損失可不是“杉杉系”想要的結果。

“明修棧道”不成,吉翔股份開始用“暗渡陳倉”的方式來完成這次資本運作。具體來說,就是自己設立影視子公司,做大做強影視業務,待影視業務夯實以後,再尋求併購。但是,吉翔股份拓展影視業務並不是從零做起,而是大量依託儒意影業已有的資源,迅速做強,畢竟誰也等不起,“杉杉系”是恨不得一夜之間就把整個儒意影業全部“轉移”過來。

2016年11月,吉翔股份設立子公司霍爾果斯吉翔影坊影視傳媒有限公司;2017年6月,設立北京吉翔天佑影業有限公司;2017年7月,設立上海吉翔劇坊影視製作有限公司,吉翔股份緊鑼密鼓地推進相關工作。

如何轉移儒意影業的資源小編不得而知,明面上可以知道的是,早在2017年1月份,吉翔股份就把儒意欣欣的總經理——席曉唐挖過來,負責自己的影視業務。

隨後,吉翔股份和儒意影業展開了全面的合作。從電影到電視劇,無論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縫紉機樂隊》,還是《大明皇妃》、《老中醫》、《國民大生活》、《原來你還在這裏》,2017年吉翔股份參與的影視業項目中,幾乎都有儒意影業的身影。

有了儒意影業的鼎力支持,吉翔股份影視業務迅速做大,2017年影視板塊營收3.89億元,2018年上半年營收達到9.08億元。通過申萬的行業劃分,對整個A股影視板塊中各大上市公司上半年營收統計發現,吉翔股份影視業務已經能排進前十。

注:吉翔股份的9.08億元僅僅是影視板塊的營業收入,其他上市公司的上半年營收是所有板塊的營業收入。

業績爆發帶動股價持續走高,在大盤萎靡,傳媒板塊不振的背景之下,2018年6月初,吉翔股份股價最高點已達到21.01元,較2016年9月份“杉杉系”接手上市公司時,上漲已經超過100%。

雖然沒有連續收穫十幾各漲停板來的暢快淋漓,但也算差強人意。

“杉杉系”長舒一口氣,這條“暗道”算是修成功了。 冰冰事件爆發,吉翔股份股價遭重創

好景不長,2018年6月份,“范冰冰事件”爆發了,國家開始嚴查明星偷稅漏稅,瞬間,明星“陰陽合同”席捲整個娛樂圈。范冰冰工作室人去樓空,明星忙着註銷公司,恐慌之中,一衆影視公司股價應聲下跌,吉翔股份自然也不能倖免。

最低點時,吉翔股份股價僅9.95元/股(2018年9月14日),低於寧波

炬泰的的受讓價格11.15元/股,“杉杉系”的賬戶已經出現浮虧,再跌就觸及平倉線了。

爲了穩定股價,吉翔股份向市場發聲,自己將堅定以影視業務爲主業。於是,9月20日晚間發佈兩則重磅公告,第一則公告是出售鉬業資產,公司擬將持有的公司全資子公司西沙德蓋鉬業全部100%的股權(共計278,000,000股)轉讓給公司控股股東寧波炬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第二則公告是增資厚揚載弘基金,公司擬出資5,000萬元人民幣以增資或份額受讓的形式參與厚揚載弘基金份額,成爲厚揚載弘基金的有限合夥人。

西沙德蓋鉬業是吉翔福分於2015年8月收購的一家公司,但是,受相關政府審批手續嚴重滯後,鉬價單邊下行等因素的影響,西沙德蓋業績慘淡,非但不能對吉翔股份有所貢獻,反而常年虧損,拖累上市公司。

因此,出售西沙德蓋鉬業對吉翔股份來說,無異於甩掉一個累贅,不但能帶來經營業績的改善,增強現金流,還使得公司能夠更加聚焦文化產業。

另一方面,增資厚揚載弘基金則向市場暗示自己做大文化產業的決心。之前是暗地裏體外控制儒意影業,現在正式着手開始將儒意影業裝入上市公司的工作,市場理應給出積極的反映。

這兩則公告效果明顯,第二天(9月21日)吉翔股份開盤大漲9%,之後幾天股價也逐步企穩,目前股價在13元/股左右,至少高於寧波炬泰的的受讓價格11.15元/股,“杉杉系”的賬戶不至於浮虧。 未來會怎樣,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從最初寧波炬泰接手吉翔股份,已經近兩年的時間了,在一系列的運作之後,公司的股價從11.17元下跌到10.49元(2018年10月18日收盤價),不但是“杉杉系”,所有這次資本運作的參與者都無法接受這個結果。但是,在A股市場風格轉變、影視新規、國家去槓桿、稅收徵管等多重利空因素的影響下,吉翔股份或許守住目前的股價都比較困難。

未來撲所迷離,吉翔股份的“影視之旅”未完。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即可下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