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還爲一個100多㎡的樓宅苦惱不已的時候,已經有土豪砸下巨資,修復了位於福州的這座擁有400多年曆史的古宅,全宅隨處可見雕樑畫棟,國寶級的雕工,讓人歎爲觀止。

而號稱榫卯式的裝修,更是繼古人之文化精魄,揚現代家居之氣態。

提及福州,可能更多人想起的是郁達夫筆下的"久矣厭塵囂,良宵欣靜閟",而此處古宅,作爲擁有四百多年情懷的古建築,它包含着傳統老福州的文化脈絡的同時亦亦承禮東方的蘇式風韻而驚豔萬分,馬鞍牆古老,青磚白牆挺立,這是老福州人記憶裏的文化和印記。

值得稱道的是,這座古宅,跨越了千里,原先是位於蘇州,是著名收藏家朱華明先生的典藏,在收購後,這些雕樑畫棟,榫卯椽木,青磚黛瓦,被重新洗禮,從遙遠的蘇州運到福州,再重新搭建和修復。

這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跨省份式的文化傳承,讓老福州記憶裏,也傳承者蘇式古韻的蹁躚之景。

此處古宅,有着老房子獨有的歲月之感,那些古老的門窗樑柱,時時散發着古老的文化脈絡,彷彿在高歌吟唱,又彷彿始終無聲無息地矗立在這裏,它古老堅實,溫潤而又平靜。

原先古舊的雕樑,已經被匠師們上漆重新修復,這場跨越時空的較量,讓歷史和生活都融於在這一屋一宅之中,中式的美,雕羅萬象的浩瀚,都藏在這看似古舊的樑柱之上,我們的文化,被沿襲,被傳承,被烙印了在此處。

推開大門,迎面而來的便是這樣悠然靜雅的雕樑之景,它們安靜且厚實,它們美到驚心動魄。

△廳堂之禮儀

入戶廳堂,沿襲着古時簪纓世族的禮制風範,銅門對開,莊嚴恢弘,廳堂之下,是青石板道,廳堂之下,是雕樑木柱,它們如此和諧。而設計師不着濃筆,將留白式的東方已經,流入到空間之中,這般沉實素雅、自然自在的東方意境,恰恰呼應着中式的雅澹與古樸。

一卷青書,幾把圈椅,幾對花幾,三兩青瓷,它們的色調,或墨或紅或黃或黛,在色彩上營造出了古宅裏古雅秀逸的情懷,千古風雅,盡藏一室乾坤。

唯一現代化的設計,可能是玻璃和燈光元素的鍵入,但玻璃給空間帶來了更爲直觀的風景穿透之感,將室外的清風和竹林,幽氣和四季,都透過玻璃,引到室內,邁步行走之間,既有室內古雅,又有室外山水,此番意境,一騎絕塵。

△會客區

古人最愛浩瀚山川,居室之內,山川之境的加入,有了自在逍遙的氣韻。

而會客區的空間擺設,在於中式禮序上的對稱之美。值得一提的是牆面,細細觀之,牆面是一層層青瓦堆疊,這種室內空間營造藝術,既傳承與傳統,又延伸至現代。

△客廳區

古樸雅緻的墨色色調,加上白色的映襯,可能是獨屬於這處客廳區的清雅別緻。紅木深沉,軟裝素白,中式脈絡的硬實和柔合,都被相融相交相合在了一起,此時此景,待客,配着縷縷茗茶之香,東方大雅的含蓄之美,清雅而芳華。

後院,是蘇州園林式的庭院之美,坐看雲捲雲舒,靜看風搖竹葉,這種恬淡的生活方式,是如此高雅。

平面圖

△一層

△負一層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